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专栏 > 贵州师范大学探索“3+5+N”暑期“三下乡”新模式  写好实践育人“大文章”

贵州师范大学探索“3+5+N”暑期“三下乡”新模式  写好实践育人“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4-09-28 11:36:09作者:佚名来源: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师范大学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力克暑期“三乡下”存在的“走广场”顽疾,通过“3+5+N”暑期“三下乡”新模式,在校内“团委+学院+学科”与校外“学校+政府+乡村”的多主体实践育人工作合力中创新写好实践育人“大文章”。7月以来,共有近百支实践服务队和近万名返家乡志愿者奔赴全省各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紧扣“3个”育人主体。学校充分发挥人才、科研、平台等创新优势,利用地方政府对实践项目的支持政策,与地方政府共同启动“需求+”“三下乡”行动计划,改变“送项目下乡”的单向输出方式,共同开发创新创业、科技推广、社会调查等实践项目,共同设计乡村实践场所,破解高校“三下乡”单边热、保障弱、时空有限等难题,使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真正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与实践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变“三下乡”为“常下乡”,构建“三下乡”多主体参与的育人价值共同体。

  打造“5个”实践育人课程。一是聚焦政治引领,上好“行走的思政课”。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小我融入大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返家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项目融合推进,强化思政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聚焦师范特色,上好“专业的实践课”。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科紧密结合,如地理专业将泥石流灾害调查作为实践项目;美术专业将乡村行政单位优化改造作为实践项目;机电专业将家电义务维修作为实践项目等。同时,重点围绕“乡村支教”“屯堡文化调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贵州乡村村史征集”“富矿精开”等专项实践活动,将专业素养转化为参与乡村治理的生产力,以实际行动做好“引领高校学生基层建功,助力青年战略人才培养”建设。三是聚焦问题意识,上好“青春的公开课”。带着“何为青年,青年何为”的命题,以乡村振兴的基层问题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中华文化传承、爱国主义实践、基层服务践行三个国家重点项目,提出了北盘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措施与建议,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书写“香樟青年”立足当“夏”,持续“升温”的奋斗篇章。四是聚焦生命至上,上好“安全的教育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将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前提,师生服务队与当地近千名村民同上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CPR)及自动除颤仪(AED)实操课,在实践中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提高处置能力,切实提升社会效益和社会服务。五是聚焦目标导向,上好“成果转化的系统思维课”。将“三下乡”的实践调研计划与“挑战杯”的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调研成果迭代升级、成果转化,不断孵化“乡村教育振兴的有效模式:教育帮扶典型案例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大歹小学为例”“苗宝说苗话——民族特色IP传扬贵州红色文化”等一批优秀“三下乡”实践育人成果,其中“基于乡村振兴政策前提下高峰镇乡村行政单位优化改造”荣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

  开发“N个”特色实践育人项目。学校积极引导支持二级学院结合特色专业开发“N”个高质量的“三下乡”实践育人项目。如教师教育学院开发的“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和心理学院的“心语黔行”项目,为罗甸县边阳镇、惠水县涟江街道等地提供未成年人保护心理服务;音乐学院开发“红色的宣言红色的歌”项目,在花溪区党武街道等地传播红色基因;法学院开发“法治黔行”项目,通过模拟法庭审理、文艺演出等形式在金沙县安洛乡等地开展普法活动;传媒学院利用“三下乡”开展长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连续五年获批国家级推普社会实践团队,打造推普特色品牌,获评全国优秀团队;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组建的贵州共青团服务旅游产业化青年突击队,在贵州的5A级景区开展为期5个月的志愿服务。


原文链接:http://jyt.guizhou.gov.cn/xwzx/zxlb/202409/t20240927_857671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