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监督 > 2024年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大会召开

2024年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大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4-11-03 00:45:55作者:佚名来源: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10月31日,2024年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大会在上海市位育中学召开。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市教委副主任王浩出席会议。会议由周亚明主持。

    自2021年获批为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以来,上海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不断升级,数字校园、数字基座建设持续推进,极大地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入,数字化教学工具、智能化管理应用、个性化应用场景大量涌现,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幅提升,促进了教育管理流程的优化再造以及教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的转变;智慧教育平台汇聚全学段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学习和市民终身学习,推动了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教育大数据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大数据赋能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校因材施教的效果初步显现,建设“上海教育数字驾驶舱”,助推上海教育实现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与科学决策;数字化助力教育政务服务能级和办事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师生和市民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上海将持续以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以人工智能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以网络与信息安全防火墙全力保障教育数字化转型。

    王平指出,上海教育系统把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环节,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人工智能+教育”行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提高人工智能正向赋能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形成“向心力”。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才自主培养,实现更优质、更均衡的教育,扩大人工智能对教育治理的积极作用,把稳“大方向”;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整体推进的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新质人才培养,避免人工智能的误导性结果,强化“责任心”;要充分依托本市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和数字化转型探索先发优势,聚焦课程质量、第二课堂、教师赋能,形成“硬实力”。要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的网络安全制度,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维护好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

    沈炜围绕教育数字化的战略价值、开放优势和安全底线三方面提出要求。他强调,教育系统各单位要提高站位,把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强国建设重要任务进行部署落实;进一步强化教育数字化的国际标准对接、经验互鉴、资源共享,贡献国际教育数字化的“上海方案”;切实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责任制,牢牢守住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安全底线。

    周亚明指出,本次会议既是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阶段性总结大会,又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走深、见效、升级的动员大会。教育系统各单位要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形成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市-区-校-社”合力,共同塑造育人为本、富于效率、充满活力的数字教育新形态,共同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

    会上,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徐汇区教育局和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围绕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网络安全与管理、高校数字化转型、整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交流。

    会议现场,徐汇、虹口、普陀3个区被授予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12家单位被授予本市第一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校外基地。

    上海市各高校分管校领导、信息中心(办)主任,各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同志,两委直属单位和部分委属学校主要负责同志,部分信息化标杆培育校代表,以及部分参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关企业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原文链接:https://edu.sh.gov.cn/xwzx_bsxw/20241101/46085bc331834e74a9a2537d3ba711ee.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