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访谈 > “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如何巩固拓展?六部门参加的这场发布会给出答案

“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如何巩固拓展?六部门参加的这场发布会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2021-05-21 04:07:36作者:来源:

  

  

  

  5月1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成,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任月忠,省卫健委副主任廉月胜,省医保局副局长刘磊,省住建厅副厅长翟顺河,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兵,介绍山西省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学英: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主题是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省委、省政府立足山西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等问题,为我省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成,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任月忠,省卫健委副主任廉月胜,省医保局副局长刘磊,省住建厅副厅长翟顺河,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兵,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建成介绍相关情况。

  

  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张建成: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现在,我简要介绍我省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关情况。

  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脱贫攻坚战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解决好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等问题。特别是2019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意见》,省直行业牵头部门分别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市县全面排查摸底,逐村逐户查漏补缺,逐条逐项对账销号,加大力度集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现各类问题静态清零、动态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实施“一县一案”控辍保学,实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应安置尽安置,确保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得起学、不失学辍学。基本医疗有保障深入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和“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新建改建村卫生室13045所,补充村医3490名,“三保险三救助”惠及贫困人口203.96万人次,住院综合保障比例接近90%,确保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医保制度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37万户,惠及100万贫困人口,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饮水安全聚焦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新建改造工程1.8万处,解决181.5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确保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卫生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硬性任务,是确保脱贫质量成色经得住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我们要把跟踪监测“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作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重要内容,持续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牵头部门主管责任,建立完善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谢谢!

  

  马学英:

  谢谢张建成副主任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按照惯例,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让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失学辍学,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我省围绕这一目标,在教育扶贫方面抓了哪些工作?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深化教育帮扶方面,有哪些打算和具体措施?

  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

  任月忠:

  谢谢记者的提问。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记领袖嘱托,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扶贫答卷。特别是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一是紧盯目标任务,强化制度保障。坚持精准施策,制定实施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先后下发十余份有关控辍保学的文件,对控辍保学进行系统部署,健全完善摸排-劝返-安置-稳定-巩固等制度体系。建立疑似失学辍学工作台账,逐一核实,一人一案,精准帮扶,应劝返尽劝返。截至目前,全省列入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共5979人,实际复学3253人,核减2726人,控辍保学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2020年底,省教育厅等十部门联合制定控辍保学实施意见,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常态化推进控辍保学工作。

  二是攻坚薄弱环节,强化条件保障。从2014年起,在98个县实施“全面改薄”项目,2019年至2020年在全省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从2019年起,每年建设改造500所乡镇寄宿制学校,两年共建设改造1054所,确保学生住得好、吃得好、学得好。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质量保障。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加强校长教师交流。实施国家、省级“特岗计划”,每年为农村地区补充优秀教师3000余名。推进联盟校、集团化办学等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覆盖学校6000余所,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晋享云课堂”网络平台试点,所有中小学(含教学点)宽带接入率达到100%,且出口带宽均达到100M以上,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是聚焦重点群体,强化服务保障。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重点,优先资助,精准帮扶,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2016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资助资金义务教育阶段共安排9.5亿元,受助学生129.2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83个试点县,涉及学校3392所,累计受益学生433万人次。坚持“一人一案”,全力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2020年,全省2940名适龄残疾儿童中应安置的2156名全部安置,安置率100%,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95%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进一步落实好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动态管理,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共同参与的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建立常态化摸底排查制度,在每学期开学前后,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健全完善数据比对机制,精准摸排辍学学生,纳入台账动态管理,严防辍学新增反弹。健全依法控辍治理机制,完善用法律手段做好劝返复学的工作举措。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二是加强学校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聚焦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序增加城镇学位供给,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今年建设改造500所寄宿制学校,提升学校办学能力,以布局优化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保障搬迁家庭学生有接纳学校,帮助其度过转换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巩固学校联网攻坚行动成果,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晋享云课堂”建设,以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是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今年招聘3800名“特岗教师”,优先满足脱贫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按照不低于10%应交流教师校长比例,鼓励各地和省直学校做好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形成常态化帮扶机制。稳步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加强关爱帮扶,保障重点群体就学。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享受资助。进一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随迁子女的关心关爱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优先安排在校住宿。坚持“一人一案”开展残疾儿童入学评估鉴定,确保接受适合的教育。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健康扶贫“山西经验”多次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请问我省健康扶贫有哪些特色做法,取得哪些成效?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后,在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方面,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省卫健委副主任

  廉月胜: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脱贫攻坚战以来,我省紧紧围绕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少生病的工作目标,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探索形成了“双组长”引领,“双签约”服务,“三个一批”救治、“三保险三救助”保障看得起病,“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保障看得上病,“136”兴医工程保障看得好病的“山西经验”,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实行了大病慢病分类救治制度。建立“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疾病分类救治机制并不断拓展,推动健康扶贫政策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累计救治大病贫困群众34.61万人次,签约服务慢病贫困患者44.85万人次,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应治尽治、应签尽签、应保尽保。

  二是解决了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58个贫困县县医院全部达到二级水平。全省累计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1.3万所,采购村卫生室设备27.4万台件,“填平补齐”了常用药品。全省累计补充村医3490名,实现了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医生服务的目标。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全部配齐X光机(DR)、生化分析仪和心电图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全部清零。

  三是提升了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组团式精准帮扶、专科联盟、远程诊疗系统在贫困地区实现全覆盖,对贫困地区实行资金项目优先倾斜、能力短板优先补齐、对口支援优先安排、“一体化”改革优先扶持的“四优先”帮扶,从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辐射带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中央和省级卫生资金向贫困县倾斜达到46.1亿元,在贫困县实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项目96项,三级医院累计向贫困地区派驻医务人员8023名,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1908项,完成门急诊诊疗47万人次,开展手术1.9万例,贫困地区医疗管理和医疗技术指标大幅增长,全省县域内救治比达到92.06%。

  四是努力遏制因病致贫返贫增量。免费为艾滋病患者开展抗病毒治疗并全部转移至定点医院救治,免费为结核病贫困患者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碘缺乏、大骨节等地方病持续保持消除或控制状态。免费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58个贫困县实现全覆盖,累计完成宫颈癌检查192.4万例、乳腺癌检查152.3万例、新生儿疾病筛查16万人次,筛查出的患者均得到了早期干预和治疗。免费开展癌症、心血管病、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筛查及早诊早治,惠及群众58.75万人次。

  下一步围绕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将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过渡期内保持健康扶贫主要政策总体稳定,调整优化支持政策,补齐脱贫地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短板弱项。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深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到2025年,要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脱贫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逐步均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具体讲,要持续巩固和完成6个主要指标:一是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二是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脱贫县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三是脱贫地区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全覆盖。四是签约家庭医生的农村低收入人口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规范管理率达到90%。五是大病专项救治病种≥30种。六是脱贫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十四五”期间总上升幅度达到5个百分点。

  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逐步扩大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和慢病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范围,做好对贫困大病患者的规范化诊治和贫困慢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慢病管理、中医干预等综合服务。动态监测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大病、重病救治情况及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变化情况,主动发现,及时跟进,有效解决,确保贫困患者及时享受救治、康复等健康服务。二是提升脱贫地区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完善县乡一体化管理机制,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的县域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内互认。继续开展“组团式”精准帮扶,加强脱贫地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注重提升远程医疗服务利用效率,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允许脱贫地区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对高学历、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等公开招聘,对长期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工作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职称聘任政策倾斜。在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等方面,支持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农村卫生健康服务效率。三是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和分析研判,落实针对性防控措施。对地方病高危地区重点人群采取预防和应急干预措施,对现症病人开展救治和定期随访工作。加强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深入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在脱贫地区继续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强化出生缺陷防治。积极开展健康促进行动,推动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

  谢谢!

  

  山西晚报记者:

  我省制定出台的“三保险三救助”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请问,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有哪些,对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下一步我省巩固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省医保局副局长

  刘磊:

  2017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以“三保险三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山西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方案》,全力推进医保扶贫工作。一是落实全额资助政策,确保贫困人口100%参保。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所需资金省级财政负担70%、县级财政负担30%;按每人每年100元的筹资标准为贫困人口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资金省、县两级财政各负担50%。2017-2020年,全省投入资助贫困人口参保资金17.1亿元,补充医疗保险资金8.9亿元,平均每年资助约260万人。二是实施住院综合保障,减轻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负担。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目录内费用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1000、3000、6000元,个人自付封顶额之上的费用由医保基金报销;目录外费用分别不得超过总费用的15%、20%、30%,凡超过控制比例的费用均由医疗机构承担,目录外控制比例范围内的费用,由补充医疗保险按85%的比例给予报销;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倾斜,起付线由10000元降低到5000元,报销比例由75%提高到80%,取消封顶线。2017年7月-2020年底,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住院203.96万人次,共发生医疗费用154.49亿元,待遇支付138.85亿元,贫困人口住院综合保障比例近90%,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三是健全门诊保障机制,确保贫困人口慢性病有保障。我省确定的35种特殊慢性病,门诊医保目录内的费用在年度支付限额内100%报销,未纳入35种特殊慢病的其他门诊慢性病,在年度支付限额内按不低于60%的比例给予报销。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门诊慢性病保障政策的29.2万人。同时,我省还建立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使常见病、多发病的保障也有了制度安排。四是实现一站式结算,确保医疗保障服务便捷高效。2019年,省医保局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四项待遇“一站式”结算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各市县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积极改造信息系统,到年底,11个市全部实现了市域内四项待遇信息系统“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只需支付个人自负部分即可出院,无需垫付资金,无需在不同部门、不同窗口反复跑腿。

  下一步,我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等七部门《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结合我省实际,优化调整医保帮扶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基本原则:一是对标中央,确保政策有效衔接。二是巩固成果,确保待遇水平总体稳定。三是健全机制,防范因病返贫致贫发生。基本思路:一是遵照国家有关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将“三保险三救助”医保帮扶措施平稳过渡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内。二是脱贫攻坚期内我省开展的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补充医疗保险等财政帮扶资金统一并入同级医疗救助基金,确保政策有效衔接、待遇平稳过渡、制度可持续。总体目标:通过优化调整医疗保障帮扶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完善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在坚持医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同时,增强对困难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不断优化经办服务管理,巩固市域内“一站式”结算成果,进一步提升参保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和满意度。

  谢谢!

  

  科学导报记者:

  我省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实现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采取的主要做法和特色亮点有哪些?下一步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农村住房保障方面还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

  省住建厅副厅长

  翟顺河: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大家对全省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关注。下面,我介绍一下全省的工作情况。

  我省从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这项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将农村危房改造这项工作作为实现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主要抓手。到2020年底,全省累计改造农村危房98.85万户,解决了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其中“十三五”期间,改造农村危房33.37万户,帮助100万农村贫困人口住上了安全住房,全省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目标顺利实现。2018—2020年,我省连续三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督查激励省份。在历年住建部对各省的工作考核中,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省住建厅村镇处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回顾总结我省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我们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位。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和两次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逐项研究制定举措,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厅党组每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厅领导带头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并带队开展工作巡查,研究解决推进中的问题,确保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二是调研指导到位。脱贫攻坚以来,我厅紧盯重点强化指导,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仅在2020年,由厅党组书记、厅长牵头,分管副厅长主抓,组建了6个专项调研指导组,赴全省113个任务县开展了两轮全覆盖调研指导,实地走访304个乡镇、584个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共同研究问题解决办法;省、市、县三级联动,紧盯16个经济最贫困、困难最多的县,开展了两轮挂牌督战,现场给予政策帮扶、技术帮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技术支撑到位。出台了《山西省农村住房危险性评定办法》《农村危险房屋改造加固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技术指南。针对我省土窑洞分布广泛的实际,编制了《山西省农村危险土窑洞加固技术导则》,探索形成了石楼县砖衬券加固法、右玉县内支架加固法等改造经验,建立了完善的危险土窑洞改造技术标准体系,填补了国内在此方面的空白。四是工作落实到位。为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目标顺利实现,我厅深入开展了住房安全排查和鉴定认定“两覆盖”、信息系统录入和清除住房危险隐患“两精准”、改造任务和问题整改“两清零”专项行动,仅去年一年就累计实施住房安全排查116.8万户、鉴定认定109万户,对100.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逐户现场核验、录入信息系统,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全部予以整改解决,确保住房安全保障不留水分。五是总结评估到位。在全国率先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部113个任务县实地开展了工作成效评估,详细掌握了各县历年改造任务落实、贫困户住房安全、农户满意度等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提出下一步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建议。

  围绕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住建部要求,从四个方面持续抓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一是在保障对象方面,在原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的基础上,将保障范围扩展至六类农村低收入群体,主要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以及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和农村低保边缘家庭。

  二是在保障方式方面,在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房屋保险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农户提供贷款支持。对已实施过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变成危房且农户符合条件的,有条件的地区可再次纳入保障范围。

  三是在保障机制方面,与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和数据互通共享,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的长效机制,对监测发现的住房安全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发现一户、解决一户、销号一户,确保所有保障对象都能住上安全的住房。

  四是在保障成效方面,严格落实住建部“五个基本”要求和我省农房建设“四办法一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管理,在确保房屋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农房设计,完善农房使用功能,提升农房建设品质。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山西青年报记者:

  “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有哪些亮点?在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省水利厅副厅长

  王兵: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任务。2016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扶贫的头等大事,新建改造工程1.8万余处,全省累计巩固提升1265.1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涉及贫困人口181.5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现行标准下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其中58个贫困县新建改造工程1.4万余处,巩固提升761.6万人饮水安全条件,涉及贫困人口150.9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总结这方面工作,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统筹规划布局,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把解决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全省水利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结合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安全实际,科学制定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方案,强化投入保障,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地方行政领导负责制,特别明确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实行双组长制。省市水利部门严格监管,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对所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责任单位、责任人和供水服务电话进行公示公开,健全工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管护人员。出台《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二是扭住重点环节,持续加强农村饮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以加强水质检测能力提升为重点,夯实建设基础,定期开展培训,提升人员素质,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累计投入近亿元,建成118个市县水质检测中心,大多数县具备了国家饮用水标准中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累计投入360万元,分批次开展水质检测人员技术培训。三是聚焦弱项短板,扎实推进饮水型氟超标改水工作落实。针对部分县区地域性饮水型氟超标问题,组织力量深入氟超标重点监控地区进行全面排查,联合省卫健委编制印发《山西省饮水型氟超标地方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全省累计投入6.4亿元,解决了8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型氟超标问题,提前一年完成饮水型氟超标改水任务。四是坚持建管并举,形成农村供水工程有效运行的管理格局。针对一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重建轻管问题,把合理制定水价、足额收缴水费提上重要日程。全省平均水费收缴率从2019年的51.6%提高到98%,提前达到水利部要求90%的目标。紧盯季节性缺水隐患,对基础条件薄弱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了农村供水保障和应急机制,较好地保障了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用水需求。开通了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以农村群众普遍关切和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及时受理、解决群众来电来访提出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我们将以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为重点,以提升农村群众供水标准和质量为目标,在工程布局方面,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在工程建设方面,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小型水源工程,补齐水源工程短板;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推进实施一批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在工程管理方面,强化水费计收和运行管护,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具体讲:一是实施县域内城乡供水规模化建设。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区,以县域为单元推进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形成县域内从源头到龙头的城乡供水工程运行体系。对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网向周边辐射,形成一定区域内农村供水规模化的供水格局。二是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条件。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实施一批农村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巩固拓展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对部分地区的老旧供水管网和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稳步解决农村供水保障“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着力强化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全面落实。加强农村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把好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检测关口,组织水质检测人员开展水质检测培训。突出运行管理管护监管,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村饮水安全不稳固、易反复的问题。以强有力的举措,保障农村群众长久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谢谢!

  

  马学英:

  非常感谢省扶贫办、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省住建厅、省水利厅六位负责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