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友声音 > 临沂市兰山区组合拳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路径

临沂市兰山区组合拳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12 16:52:28作者:佚名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近年来,临沂市兰山区把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基础教育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探索形成区域化、特色化、多元化、协同化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效益。

  一是把握育人导向,健全区域化推进机制。兰山区确立了“强化认识抓重点、点面结合抓覆盖、面向全体抓贯通、注重统筹抓协同”的劳动教育工作思路,明确“构建一个体系、培育三支队伍、打造五大品牌”的重点任务。“一个体系”即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体系;“三支队伍”即培育劳动教育教科研专家队伍、校长队伍以及专兼职教师队伍;“五大品牌”即重点打造劳动教育基地、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评价制度等五个项目,形成区域特色和品牌效应。列出了学校实施劳动教育工作清单,即制定了覆盖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等六个学段的劳动教育目标和十个类别的教育内容示例;梳理出涵盖一至九年级的劳动教育主题示例,分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两大类、135个项目;构架起涵盖各学段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从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等四个维度,重点指向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建立劳动教育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开辟特色化实践基地。投资打造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承担全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培训任务,规划设计了综合实践、农业实践、工业实践三大实践体验区域,构建了以劳动体验为主线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开发了生活技巧、手工技艺、工业技能和农业技术四个板块、41门劳动课程,每年培训中小学生5万人次。利用农村中小学校园相对宽阔的条件,大力实施校园学农实践开发工程,农村学校实现“三个一”,落实“五小基地”。“三个一”,即每一个镇都有一处种植样板园,每一个学校都有一方种植示范田,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块劳动种植区;“五小基地”,即小菜园、小苗圃、小果园、小鱼塘、小养殖,实现校园美化、路旁绿化、种养科技化,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城区学校充分挖掘楼前屋后、校园角落的各类地块,开辟种养殖园地,并装备劳动教育教室、场馆,因地制宜地拓展劳动教育阵地。目前,城区中小学校种植园地累计达到57亩,劳技教室80余口。玉龙湾小学将校园西北角的近2600平方米的地块改造为“红领巾幸福农场”,划分60块“责任田”,分配到班级建设种植园和科学实验种植地,成为学生“自由呼吸”、生动成长的自然教室。

  三是凸显校本特色,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全区各校积极整合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构建起沂蒙非遗、校内田园、创意制作、日常劳动、职业体验五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挖掘沂蒙山区非遗课程,设计开发了剪纸、泥塑、皮影戏以及糁、煎饼制作等课程,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开发校内田园课程,在不同学段开设花卉种植与养护、小菜农、小果农、病虫害防治、丰收节、美食节等课程,培养智慧“小农夫”。设计创意制作课程,让学生亲历设计项目的调查研究、创意设计、评价交流、改进完善等真实过程,培养实践“小达人”。融合家校共育课程,构建日常生活劳动课程体系,培养“当家小能手”。打造职业体验课程,职业院校创建职业体验基地,中小学设立职业体验“少年宫”,组织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培养职业理想“规划师”。

  四是强化综合实施,形成协同化育人格局。区政府成立了全区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难题;成立了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全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推进、评价、研究和指导工作。配备专职劳动教研员,组建专兼职劳动教师队伍,形成了区、校、班三级教研网络,并挂牌成立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尤其组建了“区域劳动教育新样态”研究项目组,作为年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予以推进,形成了劳动教育“七步教学法”,已在实际教学中初见成效。各校推行轮流值日制度,实行全员参与的劳动任务分工管理;开展“家务劳动岗”活动,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并且每年学会1至2项家庭生活技能;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持续开展学生劳动评价序列活动,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校内的事情积极做”“田园种植大家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公益活动一起做”等,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调动学生自觉劳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美丽乡村、农业公园、文明社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打造校外实践大课堂,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与职业体验等社会化劳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原文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7/1/art_11972_10291094.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