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网友声音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发布时间:2021-07-12 16:24:57作者:佚名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围绕国家能源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开放合作,完善分类评价机制,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二四三”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强化顶层设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多次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向国家能源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构建基于学术和专业学位二种培养类型,分别培养四种能力或素质,培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三类人才的“二四三”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并将其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写入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深化科教融合、学科融合和产教融合,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点培养知识创新能力(Innovation)、跨学科知识结构(Interdisciplinarity)、知识整合能力(Integration)和国际学术竞争力(Internationalization)等“4I”能力或素质,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培养实践创新能力(Practice)、复杂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综合项目研究能力(Project)和职业胜任力(Profession)等“4P”能力。

  重构培养方案。以“二四三”分类培养体系为统领,出台《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指导意见》,全面修订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的重构。按照知识发展逻辑设置跨学科课、学术前沿课等,对学术学位实施本、硕、博课程一体化优化设计,重点突出课程的研究性、前沿性、国际化和个性化特征。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境外学术交流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设置“境外学术交流与研修”和创新实践培养环节,要求100%的博士生具有境外交流经历,100%的研究生具有创新实践经历。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案例教学、职业技能实训、专业实践、综合项目研究(学位论文)四阶段递进式的专业训练模式,设置创新成果与职业资格要求,开展不少于一年的企业专业实践,推进工程类等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校内改革试点,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

  探索多元模式。强化科教融合,依托重大科技专项、优势学科、国际合作,分别实施“重大项目”培养模式、7大类专业“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和“全英文国际班”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术创新型人才。强化学科融合,推行“石油+X”培养模式,自设新能源科学类、新一代信息类和能源软科学类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开设“中海油全球战略硕士班”“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班”等,培养跨学科复合型高端人才。强化产教融合,联合山东能源集团共建新能源学院,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共建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联合东软集团、海信集团等共建青岛软件学院等,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整合校企优质资源,着力培养特色化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实施分类评价。以分类培养为导向,学校改革研究生培养成效评价办法,出台《研究生分类评价指导意见》,分学科、分类型制定研究生评价标准,推进分类评价。创新型研究生侧重于对学术创新成果和学位论文的结果性评价,坚持以“同行专家评议”为主。复合型研究生按照特定培养模式的目标要求,实行特殊评价标准,侧重于评价能力和素质达成度,广泛邀请联合培养单位、合作企业参与评价。应用型研究生侧重于专业实践、项目研究经历、职业训练等的过程性评价,结合工程设计类、技术研究类、产品研发类、工程与项目管理等多类型的学位论文,采用“同行专家+行业专家”的评价方式。

  


原文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6/15/art_11972_10290606.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