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权威声音 >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四五”时期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9-23 12:18:50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各本科高校:

  为充分发挥我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以下简称“示范校”)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现将“十四五”时期示范校建设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围绕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和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聚焦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等要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服务发展方式、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二、建设目标

  围绕将示范校建设成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区,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先进技术创新、转移与服务重要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要平台的“两区两基地一平台”建设要求,巩固建设成果,扩大建设范围,创新办学模式,探索评价机制,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引领水平,打造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各具特色、高峰凸显的河南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科学谋划示范校建设工作。各示范校要坚定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坚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职责使命,加快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建设工作,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要加强示范校建设的统筹领导,完善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持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广泛开展动员,充分发扬民主,将学校类型定位和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的形式予以明确。

  (二)提升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围绕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与产业体系、科技体系有效对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成果推广等方面寻求结合点,夯实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高校集聚,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力。

  (三)打造服务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对接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与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合作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服务精准的产业学院,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以产业学院为载体,以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基本准则,推动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把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产业引领、学生创业等功能深度融合的发展综合体,集“产、学、研、转、创”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

  (四)推动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发展。实施本科专业集群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新”专业建设,优化应用型专业布局。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战略支柱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等高能级产业载体需要,建设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实现“产业+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建立由行业、企事业单位专家广泛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与岗位群需求的符合度。要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集群建设机制,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等方式,提高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

  (五)创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及时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有效对接。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升应用技术研创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提高实践课比重。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鼓励开展高职本科教育,探索开展高职本科人才贯通培养改革。建立更符合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及考核、激励制度体系。

  (六)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和考核标准,确保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和水平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大双师双能教师双向培养力度,有计划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锻炼和岗位实践,促进教师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反哺教学,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完善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增强教师提高产学研用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健全专兼职教师队伍协同机制,加大引进行业公认专才力度,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研究生导师培育制度,积极推荐实践能力强、研究水平高的教师参与合作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积极融入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未来产业技术需求和企业发展技术难题为导向,广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完善促进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支持并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产出一批高水平应用技术成果,推动一批关键生产技术取得突破。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快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和课程教学资源。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快形成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先进应用技术转化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及时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和课程教学资源。完善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由市场和用户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建立基于多元共建共享的产学研不同主体之间考核结果互认机制。

  (八)加大转型发展成果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各级各类研讨会、座谈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做好宣传发动,推进工作开展,使广大师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平台,深入宣传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切实增强全社会对示范校建设成就的认同感。积极参与全国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会议,大力宣传示范校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新典型,在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发出河南声音、提供河南经验、打造河南品牌、树立河南形象。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党委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系统规划、全面协调各项工作,对示范校建设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等给予支持,确保建设目标落到实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项目资金使用,建立以绩效评价为导向的资金管理方式,优化资金分配办法,激发高校竞争活力;改进项目管理方式,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指导高校做好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扩大高校资金统筹使用权。单列示范校建设专项本科招生计划,以增量安排带动存量调整扩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模;单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示范校参与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支持示范校探索职业类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服务技能社会建设。加大对办学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试点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加大合作力度,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

  (三)实施动态管理机制。示范校建设继续实施动态管理机制,根据项目总体推进情况、年度工作绩效情况,对示范校建设过程进行动态考评,动态调整资金、政策供给等支持力度,对建设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将停止资金安排,并取消示范校称号。

  2021年9月19日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1/09-23/2317273.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