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大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央、国务院“双减”文件下发后,淄博市教育局从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将“双减”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安排,坚决抓好“双减”工作。
健全机制出台系列文件
一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全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同时要求区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健全协调机制。市教育局成立“双减”工作专班,加强工作力量,迅速行动,推动“双减”工作开展。二是认真总结、充分借鉴各地有效做法,积极对接了解国家、省配套文件制定情况,制定《关于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三是联合市人社局下发保障培训机构人员就业的通知,联合市网信办、市公安局转发校外培训机构维稳工作通知。市公安局下发了积极参与做好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维护校外培训行业稳定做出详细部署。
大力推动校内“减负” 切实加强作业管理,减数量,提质量,增变量,让作业管理成为校内减负的突破口。全市中小学均建立级部统筹作业总量的机制;重点聚焦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推广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实施“互联网+环境下优化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建立区县教研部门提供模板、学校备课组集体研究设计的模式,切实做到减量增质、减负增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全面实行弹性作业制度,健全“基础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让作业由“定量”走向“变量”。为保障要求落到实处,全市建立了市、县、校三级落实保障机制:学校层面成立作业监管小组,建立线下布置线上公示制度;区县层面建立常态监管机制,纳入对学校考核;市级层面建立明察暗访机制,纳入对区县履职评价。
全面推行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全接纳、零拒绝,真正做到解民忧、舒民困。在总结课后服务经验基础上,新学期开学提出了课后服务“七个有”工作思路:即校校有方案,义务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需求有调查,面向所有学生进行课后服务需求摸排调查,做到有需求的全满足、零拒绝;时间有保障,将午休时间纳入服务范畴,下午结束时间不早于五点半,确保方便家长接孩子;内容有规范,要求不教授新课、不布置新作业、不加重学生负担,要有自主作业时间安排、户外体育和游戏活动安排、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安排;资金有安排,按照每生每年80元的标准核增绩效工资总量,用于参与课后服务,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教师有关爱,要求区县和学校采取措施,解决课后延时服务给教师带来的困难,减轻教师负担,关爱到位;监督有说法,建立日常监督机制,纳入督导考核,对落实不到位的依规问责。目前,全市429所义务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学生34万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2.4%。
强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一是整治“证照不全”培训机构。落实市委要求,整合文明城市创建、市对区县履职评价、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等工作任务,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凝聚工作合力,印发《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整治无证无照办学,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确保正确教育导向。与市民政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下发“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开展无证无照、有照无证机构排查清理。市与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群众举报及摸排线索,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相关镇办对“证照不全”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下发停止办学告知书,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共计查处224家,取缔120家。二是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自7月24日中央国务院《意见》公开发布之日起,全市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下发暑期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培训通知并开展督查,全市所有学科类机构按要求全部落实到位。三是开展消防防震排查整治。结合淄博市校园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去年9月份以来,持续开展针对培训机构办学场所的消防和房屋结构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四是切实维护家长学生权益。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和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积极处理涉校外培训机构投诉。五是积极防范风险。以临淄区为试点,推动各区县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建设,将教育培训机构的收退费纳入平台管理,《中国教育报》9月4日头版刊登了临淄区培训机构账户双重监管、先服务后收费、安全远程监控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