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海职业学院通过创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战训练体系相结合的全员国防教育模式、实施精准选拔和精准培育相结合的军民融合储备军事后备人才培育模式、打造军地协同和定制培养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士官人才培育模式,稳步推进国防教育特色工作。
理论教学与实战训练相结合,实施全员国防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军事理论课必修课,学时36课时,讲述身边榜样微故事,以丰富的案例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设立专门的国防教育微信、网站专栏,及时展示并定期更新军事理论课教学成果、征兵宣传、军事资讯等内容。举行唱红歌、诵经典、观影片、听报告等专题教育活动;设立“国防教育活动日”,开展“看一场抗战影片、读一篇纪念文章、唱一首抗战歌曲、听一个抗战故事”的“四个一”活动;邀请校外专家、英雄模范来校进行讲座,作为理论课堂的有益补充,拓宽学生视野;组织学生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参观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将第一课堂教学延伸至第二课堂“红色文化”主题教育。
以强国强军梦为统领,上好开学第一课——军政训练。保留传统军训站军姿、队列训练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自救互救、防恐防爆、消防演练、军歌嘹亮等丰富实用的教育训练科目。发挥朋辈教育优势功能,实行优秀学生骨干带训制度,将普通学生锻炼为“优秀教官”,有效解决军训教官需求的供需矛盾,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综合能力。开展每学期不少于2次的校级阅兵式、每月1次内务比武等活动,实现训练的正规化和常态化。依托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学生团队拓展、专项研学、实地参观、行军拉练等活动。
精准选拔和精准培育相结合,培育军事后备人才
将部队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按专业分类,储备各类战斗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重质量效能、重部队需求、重全过程培养,为部队提供优质兵员。建立退伍大学生士兵信息库,选拔优秀的退役士兵担任国防教育学院军训助理教员、国防活动指导员、征兵入伍宣传员等。开展优秀退役士兵事迹宣讲等品牌活动,打造大学生军训施训教官队伍,发挥引航示范作用。发挥退役士兵的作用,组建大学生仪仗队、志愿服务先锋队等班组,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争当最美退役士兵。
从学校内热爱国防、有良好军事素质或有参军意向的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组建预备役应急分队、技术服务队等队伍,队员们平时是学生,穿上军装是军人。定期集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国防知识和队列训练、轻武器射击、野外拉练等军事训练,开展国旗护卫、军训教导、活动安保、技术服务、艺术宣传、外出军训等工作,培育青年学生成为家国情怀浓烈的爱国忠诚卫士。与民兵训练团加强联系,开展志愿服务、对抗篮球赛等精品活动,激发学生提高素质、强健体魄。
军地协同和定制培养相结合,培育武警士官人才
始终把夯实思想根基作为培养武警士官生的第一要务。组织学生到威海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红歌大赛、红色拉练、红色观影等活动,强固听党话跟党走,做习主席好战士的理想初心。学院按照“初始即严、一严到底”的标准要求贯穿士官生培养全程。以部队条令条例为基本准则,从内务卫生、课堂纪律、军容风纪、礼节礼貌、队列秩序等基本生活制度抓起。建立纠察巡查制度,划设校园巡查路线,每日不定时定点对课堂秩序、队列行进监督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军容风纪检查,每学期进行两次全员个人物品点验。及时发现工作隐患不足,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制定《士官班学生综合素质达标考核办法》《士官班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狠抓目标管理。紧盯部队实战需求,设置军事训练“龙虎榜”,常态开展“每周之星”“训练标兵”等典型评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设立连、排、班三级军事化管理体制,做到了学生自主管理从严从细。注重军地交流。与威海驻军常态联系,定期邀请军内外知名教授来校授课。注重培育社会责任感,每年组织士官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百余项。先后有316名士官生为威海市13所中小学校担任军训教官,受训学生达5.5万余人,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建立家校联络机制,密切联络沟通,助力士官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