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天全中学坚持“明德至善,勤实自强”的办学理念,以“天道酬勤,全德养能”为校训,通过“五育五管五推进”,构建一体化育人新体系,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一、完善“五育”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打造至善德育品牌,以德立人。组织全校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加强思想引领;开展学生系列主题班会教育,弘扬正能量;加强星级团支部和志愿服务建设,树立学生榜样;加强与家长委员会、关工委等部门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二是打造至优智育品牌,以智达人。加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适应新高考需要;精心开展学科备课组建设,推动深度教研;与成都七中网校合作,提升教学能力;强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促进质量提升。
三是打造至健体育品牌,以体强人。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田径、篮球、足球、拔河、跳绳、接力、象棋等普及性的体育竞赛活动,掀起体育活动热潮;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参加各级体育比赛,提升学生竞技水平;搞好体育专业训练,培养拔尖体育人才。
四是打造至佳美育品牌,以美化人。组织“五月花海”艺术节、歌咏比赛、校园书画展、摄影作品展等活动,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布置书法走廊、艺术大厅、楼道文化,让校园充满艺术气息;开设美术、书法、陶艺、版画等艺术课程,建设美育基地;做大做优美术、书法、音乐、播表编等艺术培训,助推学子圆梦大学。
五是打造至创劳育品牌,以劳育人。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开展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校园种植等劳动实践课,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学习劳动技能;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提高学生劳动意识;与家庭农场、校外企业合作,创造研学旅行机会。
二、落实“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精心设计,加强学生作业管理。课后作业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各班根据实际作业数量量适中,控制时间总量;坚持“基础作业+拓展作业”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作业反馈采取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方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帮扶。
二是科学保障,加强学生睡眠管理。严格制定和落实作息时间表,科学安排学习、休息、就餐和锻炼时间;引导学生健康生活,掌握规律按时作息;严格课堂纪律管理,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抓好假期睡眠指导,促进学生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三是疏堵结合,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学生手机统一管理,营造学校安静学习氛围;安装免费固定电话,畅通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QQ群,保证家校沟通顺畅;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四是严格把关,加强学生读物管理。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有好书读、会读好书;学科内容与课外读物有效结合,拓展学生视野;一科一辅征订资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建设图书馆、阅读角,创建书香校园。
五是强基固本,加强学生体质管理。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发展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特长,使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教师不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有适当身体活动;召开运动会、足球、篮球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比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强化“五推进”措施,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一是推进机构高效管理,保驾护航。实行干部公开选拔,健全管理干部队伍;实行“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相对分工,绝对合作”的管理体系;采取“校级干部联系年级、中层干部联系班级、任课教师联系学生”的“三联”管理模式;完善校长、校级干部、处室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值周人员、科任教师、督导督查督办、团委学生会九级管理网络体系。
二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人为本。青年教师培养“3543”量化考核,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发展;开展“新老结对”活动,以老带新共同提高;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师生关系和谐、工作环境温馨,为教师创造温暖如家的氛围。
三是推进评价机制改革,激发活力。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以课堂为重心,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助推教师提升课堂效率;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课后服务考核、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奖考核、五级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激发教师活力;完善管理干部考核、优秀教师评选考核等体系,为教育教学管理落实落细提供保障。
四是推进心理健康建设,关注健康。全面摸排“特情”学生,确定三级管控责任人及管控措施;心理老师利用晚上、周末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到班级进行心理调适团辅;邀请心理学专家到校开展讲座,以团体辅导形式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建设357.8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释放压力。
五是推进学校开放办学,提升自我。坚持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做好教师业务培训;采取成都七中直播班模式,提升办学层次;与名校结对帮扶,在名师帮带、优生代培、教研互动、支教服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县内学校送教支教,发挥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