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预习知识,学生只能看教材,现在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拓展动画预习。学生选择增加了,接触的知识也更丰富了。”成都西北中学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长郑晓涛说,“以生为本的‘学本课堂’改革,注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预习效果好了,‘学本课堂’品质自然就提升了。
近年来,成都西北中学实验学校(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中,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的“学本课程”改革相结合,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巧抓机遇,“学本课堂”插上信息化翅膀
“学生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讲……早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常态。”校长张明星告诉记者,西北中学实验学校教学2016年开始“学本课堂”改革,经历了部分班级试点到全校推广的过程,综合学校校情、学生学情、学科特点,形成了校本化的“学本课堂”样态。
去年疫情复课后,西北中学实验学校紧紧抓住武侯区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机遇,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完善信息化设施设备,校园互联网全面覆盖,引入清华在线基础教育资源、智学网资源、学科网资源等智慧教学应用管理系统,用于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
“推进‘学本课堂’智慧化发展,前提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张明星说。2020-2021学年,西北中学实验学校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共进行全体教师培训4次,部分重点项目教师培训15次。“全体教师培训旨在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项目教师培训则强调智慧学本课堂教学平台的熟练使用。”他说,“对大龄教师还进行了20余次个别指导。”
在硬件设施、网络要求与教师智慧教学水平提升的共同支撑下,西北中学实验学校开启了推进“智慧学本课堂”建设的探索。在秉持“学本课堂”课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上,探索教与学的变革。
为加强“智慧学本课堂”建设经验积累,西北中学实验学校每周都会进行“智慧学本”展示课,以教研组为单位,九大学科组内选举优质课例,轮流进行全校展示,倒逼教师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和智慧教育提升的同时,以点辐射面,加强各学科“智慧学本课堂”的交流。
“三立三让”,“智慧学本课堂”模式初步成形
“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工具单后线上提交,老师马上就能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不用等到第二天上课,就给了老师更多时间弄备课方案。”初二(4)班班主任曾刚说,“这一年来,我明显感到教与学的效率都提高了。”
郑晓涛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学生课堂练习的选择题、填空题,智慧教学系统只需要几秒钟就能生成学生解答情况,哪一题错误率最高、具体多少人选错、最容易出错的选项是哪些……一目了然。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还为学情分析累积了数据。”
经过一年时间,西北中学实验学校已经初步摸索出一条“三立三让”的“智慧学本课堂”操作模式。围绕立德、立学、立能的育人目标,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引领下,西北中学实验学校教师课前“让学”,通过智慧教学系统向学生发布预习作业和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预习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并及时上传预习工具单,提交反馈;课堂“让台”,利用信息化技术、跨平台多屏互动等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团队学习和展讲对话交流,并通过后台数据采集实施精准教学;课后“让权”,预录的作业讲解微视频,学生第一次提交线上作业后,可自行订正,二次线上提交,大数据反馈学生作业情况,帮助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
“以前遇到搞不懂的知识,不敢问老师,现在有微课视频,我可以反反复复地看。”初二学生张嘉惠说,“上课也有趣多了,老师提问有抢答,还可以自选问题卡,抽到什么题就答什么题。回答问题或者展讲时,如果太小声,平板系统还会悄悄地提示我们。”
张明星表示,现代信息技术、智慧教育系统的应用使得“学本课堂”更加便捷、精准,“双减”背景下,西北中学实验学校将继续深化“智慧学本课堂”变革,让学与教都变得更加轻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