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等文件精神,山东财经大学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开设《劳动与劳动政策分析》《劳动与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与劳动者素质培养》等劳动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劳动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中选修1学分、34学时方准毕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劳动与社会实践课程,计1学分,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在《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质养成》等现有通识选修课程中纳入劳动教育相关知识。加强学生参与实践劳动意识,掌握相关技术,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同时,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强化协同育人,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强化劳动锻炼要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以学生党团组织为枢纽,围绕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组织开展校园集体劳动,让劳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
强化服务性劳动教育。鼓励学生自觉参与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校内服务性岗位劳动。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和学校“三千计划”等,开展社会调查、科技帮扶、文化宣传、医疗服务、法律宣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学校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广播、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聆听劳模故事,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开展创新劳育活动。把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性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开展创新创业系列竞赛与创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劳动创新精神和意识;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创造力。
建立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劳动素养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一支以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辅导员为主,校外企业导师、行业专家为辅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明确劳动课教师管理要求,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委员会,负责劳动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学校还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教育设施建设,为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与此同时,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