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已是晚间6:30,安徽铜陵第二中学六间教室依旧灯火通明,该校初一到初三各年级自愿上晚自习的同学们正在教师陪伴和指导下,认真完成作业、温习功课、阅读课外书籍……到了晚上8:30,学生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开开心心地离开校园,回到家中,结束一天地学习生活,这已经成为这所学校今年9月份以来的“新常态”。
据了解,位于铜陵主城区的第二中学生源范围较广,还有部分外地务工人员子女也在该校上学,孩子们离家较远,父母多在外地务工,陪伴监护本就不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难度逐渐加大,问题就越来越凸显:早上迟到、中午不回家,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等问题,成为了家长和学校的痛点、难点。
“双减”政策出台后,该校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路,通过召开学校、家长、教师各个层面的会议,集思广益、主动求变、迅速行动,按照“一校一案”出台本校课后服务方案,并积极落实,让广大家长得以解决后顾之忧而放心,让学校得以规范有序管理而安心,学生也因为参与更多的课后服务活动,而变得开心起来。
不仅如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的学习自律性也得到增强,一些平时行为习惯懒散的同学,因为晚自习,潜移默化之中变得自觉起来。遇到不会写的难题,现场向老师提问,和同学讨论,再也不用想着用手机搜题找答案,顺利完成当天的作业。
“以前在家写作业,弟弟吵闹,到校写作业安静多了,效率也高了。”该校的一名上晚自习的初二学生说道。“以前遇到不会的作业,小孩就拿手机搜题,我们也没有能力辅导。现在上晚自习,有老师辅导,我们家长放心多了!”家长们表示,有了课后服务和晚自习,现实困难得到了解决,自己可以安心上班,也不用想着法子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上辅导班了。
目前,该校共开展午餐服务、午托服务、延时托管和晚自习班四种课后服务。中午12:00—12:30,学校通过购买服务为40名不回家的学生订制午餐。12:30-1:30,午间托管时间,用完餐的学生开始学习和自修之旅,每天两名教师,陪伴学生午休或自修。下午放学后的延时托管,每个班级安排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确保大部分学生在校内能完成作业,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见真章。为了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以“双减”促“双增”,铜陵市多管齐下,让“双减”成效看得见。该市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探索每周一天“无书面家庭作业日”,加强和优化作业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无作业日当天做到作业“堂堂清”,真正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方合力”,共同为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加法”。
探索教体融合的课后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热爱运动的天性,拓宽“快乐三点半”课后服务领域,引入体育俱乐部等社会资源,积极开展花式跳绳、轮滑、武术等学生喜爱的课后服务,推进教体双向融合,吸引孩子“回归”校园,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以“实践育人”为学生们打开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在多彩的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中,通过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素质拓展教育、研学旅行等,在别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中,享受成长和学习的快乐,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促进青少年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约通讯员:徐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