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精神,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通过抓好重要群体、抓实重要举措、抓细重要工程,着力构建“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依法支持和参与教育治理”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抓好“四类群体”,汇聚依法治教合力。一是聚焦关键少数。抓好领导干部核心作用,常年开展党章党纪、法律法规、廉洁从政等学习教育活动200余场次,配合区司法局实施领导干部旁听司法审判6场、参加法治知识考试6场。抓实域外法治辅助力量,选聘检察官、法官、一线公安干警、专业律师170余名,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和法律顾问。二是覆盖绝大多数。建立校长—副校长—德育干部—班主任—科任教师“五级”联动网格,健全法治教育教师梯次培养机制,定期举办法治知识培训、名师讲坛等活动50余场次,确保每所学校5人以上可胜任法治教育任务。借助职工会、专题学习会等会议,开展党纪法规、职业道德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依法执教。三是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开好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定期组织实施“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法治在我心中”手抄报等各类赛事活动150余场,1名学生获高中组全国总冠军。坚持把“学法用法、诚信守法”融入日常教育,支持引导20余所学校开发线上法治教育视频2期,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10余本,分段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观念、明辨是非。四是辐射每个家庭。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建立学生担任家庭普法宣传员制度,坚持把法治教育延伸至家庭。借助家委会、家长学校、社区教育学校等平台,常年举办法治知识家长会、最美家庭评比等活动500余场次。依托家长QQ群、微信群等家校共育网络载体,常年推送法治知识信息20万余条,全面增强广大家长法律意识。
第二,抓实“四大举措”,打造依法治教特色。一是推进法治校园建设。联合公安、司法、关工委、妇联等部门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效评价机制,指导学校把法治教育实施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范畴和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内容。推进“一校一章程”建设,指导161所学校完成章程制订和报备,依托校园橱窗、楼道墙面等,张贴悬挂法治格言警句,开辟法治建设专栏200余个,建设法治教育长廊100余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完善法治教育机制。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席会议机制,配合开展法治宣传进村社、进广场、进课堂“三进”活动,推动问题研判、督导检查、教育引导三步同频。建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机制,坚持以思政课为主要课程、其他学科为补充,充分挖掘法治教育内容,推进多学科协同普法大格局。三是落实法治教育行动。积极拓展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通过观看影片、制发信件、开展活动、童谣传唱、警校共育、漫画挂图、以案说法、演讲征文等方式,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方面全过程法治宣传教育。四是丰富法治教育形式。深入推进“法律进校园”“莎姐大普法”等活动,定期邀请公安、司法、检察等部门领导专家到校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法律知识辩论会、“学宪法讲宪法”演等活动10余场,常年遴选5000人次学生参观司法机关、观摩司法审判,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透明度。
第三,抓细“四大工程”,净化依法治教生态。一是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完善城区学前教育公开摇号和义务教育学位网上自主申请制度,全过程公开审核、查验等招生环节。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和阳光食堂创建,持续强化119家校园食堂定点供货商黑名单制管理。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规范实施教师招聘、初高中升学毕业考试,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二是扎实实施“廉洁”工程。完善涉权事项法治报告和廉政风险提醒机制,建立党员干部个人廉政档案680余卷,梳理亲属关系数据6625份,用法治高压线遏制“微权利”任性。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构建“1+1”内审模式,充分发挥专职督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群众“四六位一体”监督作用,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三是持续实施“师德”工程。制发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负面清单30条,坚持把依法从教作为评聘、晋级重要依据。公布师德师风投诉热线和邮箱,组织教师签订师德承诺践诺1.2万余份,不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从事有偿家教和到补习机构兼职等违规违纪行为。近年来,数十名教师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四是广泛实施“民生”工程。联合属地派出所前置警务端口,设立护学岗193个,强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常年化解涉教矛盾纠纷10余起。加大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教育收费等环节监管力度,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查处培训机构11家,开展教育志愿服务活动240余场次,螺旋式提升群众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
下一篇:陕西省高校涉外工作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