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热点 > 浙江日报:全球PM2.5治理氨减排更有效

浙江日报:全球PM2.5治理氨减排更有效

发布时间:2021-11-13 02:52:39作者:佚名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在以往PM2.5的防治中,硫元素一直是重要话题,随着环保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PM2.5来源的另一重要“元凶”的氮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日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谷保静联合国际团队,首次分析了氨气(NH3)和氮氧化物(NOx)在全球PM2.5污染形成中的贡献(N-share)及其健康效应,并结合模型分析控制氮排放来减缓PM2.5污染健康效应的路径和成本。研究发现,全球PM2.5污染治理中氨气减排比氮氧化物减排更有效。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著名期刊《科学》上。

  大气中的活性氮主要包括氨气(NH3)和氮氧化物(NOx)两类,而这两者恰恰就是形成PM2.5的重要前体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城市生产活动,氨则主要来自农业生产活动,可以说,氮元素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之前普遍认为PM2.5污染主要来自城市。其实,氨主要来自于农村,会传输到城市,与氮氧化物、硫等元素反应产生PM2.5,造成空气污染。”谷保静说。

  怎样在合理范围内对氮排放进行有效控制呢?第一步就是需要能准确评估出氮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氮素不像碳素对气候变化影响那样全球“通行”,相对来说,它受各国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影响大而显示出较强的区域性,目前还没有一套全球统一的评估体系,亟需一种通用的方法来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氮排放带来的健康影响,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氮素管理控制PM2.5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谷保静团队的研究表明,氨在PM2.5的影响力是被低估的,“我们发现当氮素排放为0不参加所有化学反应时,PM2.5会下降约40%”。

  同时通过计算,团队还做出了健康效率模型和生命损失金钱估算,首次构建了N-share指标量化全球不同国家氮排放对PM2.5健康效应的贡献,发现全球PM2.5污染治理中氨减排比氮氧化物减排更有效而且成本更低。

  对于下一阶段的控氮,谷保静认为,在现有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基础上,加大对氨排放的控制,对缓解PM2.5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要引导空气治理从城市为主转为城乡协同。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推动种植业的规模化以促进优化施肥,这样估计能够减少三分之一的化肥使用量和一半左右的氨排放;另一方面要在养殖场周边配套农田,以便有机肥能直接使用于农田,避免堆积后氨排放到空气中。”


原文链接:http://jyt.zj.gov.cn/art/2021/11/12/art_1532836_589182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