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直将美育工作作为教学重点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小学是推进美育工作的起步阶段,为了让学生在“美”的熏陶、浸润、滋养中成长,苏城各校给出了各自的“苏式美育”方案。
校园赋能,学校成“盆景园”“艺术馆”。自今年姑苏区“百年老校跃升计划”开展以来,山塘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了历史寻访活动,用活学校文化资源,重建以乾隆年间大殿遗址为基础的盆景园“秦园”,并让尘封300多年的一对石狮重现天日。盆景园精巧雅致,现已成为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博物馆”。学校组织开展沉浸式学习,让孩子们亲手为校内盆景、碑拓等绘制介绍卡,既锻炼了学生的书画能力,又涵养了“美的文化”。
同样是立足校园,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则将校园变成了“艺术馆”。书画艺术教育是该校的一大特色,也是开展美育工作的主要落点。课堂上,美术老师会选出优秀作品“收藏”,并阶段性集中展示。遒劲有力的书法、清新淡雅的水墨丹青、充满童真的卡通绘画……位于校园内的20多个展台,摆满了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小作者照片。学校还为小作者颁发收藏证书,并打造特殊档案,在孩子们的成长中留下艺术的脚印。
一进一出,让民间艺术生根发芽。苏州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门类多,品种也多,是苏州娃开展美育学习的资源宝库,为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传统美,不少学校选择将民间艺术“请进”校园。苏州高新区金色小学6年前就开设了草编社团,特聘苏州民间草编艺术家为校外指导专家。学校将“非遗草编”编入校本课程,将传承“非遗”作为课程目标,以“一个社团、两手传承、三级教材、四项保障”的架构模式实施草编教学。孩子们边鉴赏边创作,乐趣无穷,在实践中认识手艺这门“活艺术”。
平江实验学校引进了丰富多彩的吴文化社团课程,外聘经验丰富的高层次导师团队来引领社团发展,专门指导学生学习合唱、舞蹈、评弹、昆曲、古琴等。每周定时、定点、定人开课,以感受、实践、表现的教学策略为主,针对学生艺术发展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除了把专家“请进来”,苏州市新康实验小学还带着学生“走出去”。该校是“大运河游学项目基地校”,围绕保护运河遗产、传承运河文化这一中心,定期在大运河实践基地开展运河文化活动,根据时令的不同,结合大运河地标开展书法、绘画、画信、陶艺等系列活动。丰富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传播了运河文化,实现了课程多样化、个性化及学生全面发展的探索。
牵手高校,艺术教育有了专业引领。为推动艺术赋能义务教育、促进学校美育均衡发展,不少学校与高校开展合作,苏城各个小学在美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苏州大学与吴中区对接,成为“江苏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及对接县(市、区)”。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成为“苏大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首批试点学校。合作中,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在学校体育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服务,帮助重点扶持学校明确行动方向。
上一篇:南京市学校心育馆提升工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