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说,中石化从公司的高层到管理的中层,从科研一线到领军人才都有常州大学化工学子的身影;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细化工专家彭孝军也认为,常州大学石油石化类行业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先进、方法科学、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陆续来常州大学调研,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经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双要求实践教学制度等多次被借鉴。中央、行业和地方媒体对该校教学成果、为行业服务的“石化情缘”多次报道,常州大学“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共赢”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不绝于耳。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走进这所由江苏省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的行业特色学校,一探究竟。
立足行业特色 直面四大问题
“基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数字化进程、政府和公众对安全事故的零容忍以及‘双碳’政策出台的新形势,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变化进行模式上的根本性创新。”谈到常州大学石油石化类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如是说。
常州大学从2007年起就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依托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3个涉化专业,开展了面向“高端化、数字化、安全化、绿色化”的“四化”产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培养具有“创新、数字、安全、环保”四种能力的行业特色人才。自2016年以来,该模式已在该校石油石化类专业近1000名毕业生中得到实施。
但这一过程是曲折的,陈群带领常州大学的教师们根据长期教育一线工作经验分析,发现有四个现实问题必须面对:首先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已相对固化,难以适应“四化”新技术发展要求;其次是当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再次是教学资源多数是封闭独立的,难以支撑以四种能力为特征的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最后是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无法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良性互动。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常州大学在面向产业“四化”转型升级的石油石化类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多个方面,组织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全员参与,学校和石化企业协同联动;突破了以往只在化工专业内进行探索的形式,将范围拓展到石油石化类其他专业,实现了受益面最大化;突破了以往只在校内进行探索的形式,将范围拓展到石化企业,增强了人才培养的行业特色。“总结下来就是三大创新理念与五大改革举措。”陈群表示。
创新三大理念 靶向产教融合
常州大学以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三大理念入手,彰显了地方高校石油石化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行业特色,为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提供了常大样本。
培养模式创新。创建以回应行业需求、融合产业发展、学生能力复合为特征的石油石化类人才培养模式,常州大学一方面强化了行业特色,另一方面又跨界多产业激发创新活力。从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优势出发,他们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指导下,聚焦创新、数字、安全、环保四种能力培养,打破院系专业壁垒,克服校企障碍,推进校内外协同、课内外贯通的全方位融合性改革,其内容涵盖培养理念提升、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变革,以及协同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通过多年实践,他们实现了人才培养贴近产业需求,教学内容融合产业技术,学生能力培养匹配行业发展,教学要素与产业链条协同联动,探索出一条行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0月19日,在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江苏分会场启动仪式上,“中以科创学院”由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武进区党委书记乔俊杰共同揭牌,中以科创学院作为“全创改”揭榜挂帅任务实施的载体,由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常州大学共同举办,旨在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贡献江苏智慧、常州方案。
课程体系创新。根据产业发展,常州大学设置了石油加工与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化工工程设计3个专业方向模块;融合跨学科内容,打造理论课程链、研究开发实践课程链和工程设计实践课程链;强化创新、数字、安全、环保四种能力培养,构建工程设计课程群;带动“虚实结合”“专创融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快教学内容更新迭代,促进校企共建资源平台,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自由选择,实现个性化培养。10月2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了“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常州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首次入围该榜单。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排名分别较去年上升18位和4位。至此,该校入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增至10个学科,创历史新高。
体制机制创新。近年来常州大学多次与石化行业龙头企业深度联动,多层次、多维度开展合作,建立校企共同合作的育人主体协同机制,建立校企共建共享的育人资源协同机制,建立校企同频共振的育人文化协同机制,推动教师、院系、学校管理部门和石化企业共同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形成自下而上、多方协同的内生动力,切实推动多元协同育人工作系统化、常态化、科学化,保障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9月9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上,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8位院士共同参与见证。陈群表示,要将合作创新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让更多的常大学子了解石油、热爱石油、选择石油,为中国石油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储备高素质人才。
发起五大改革 从校内到产业链
增强集成化设计,优化课程体系。根据产业“四化”转型需求,常州大学构建了课程链、课程模块和课程群的集成化课程体系。在课程链集成中,该校融合了功能材料类、电子信息类、安全环保类、经济管理类等跨学科内容,形成了与创新、数字、安全、环保四种能力相适应的“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跨学科课—专业方向”理论课程链、“设备—单元—工艺—工程”工程设计实践课程链和“验证—综合—设计—创新”研究开发实践课程链,实行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双要求;课程模块集成则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设置石油加工与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化工工程设计3个专业方向模块,并在方向核心课程中融合分子炼油、高端化学品开发、现代软件使用等产业前沿技术,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自由选择,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最后课程群集成聚焦工程能力培养,打造工程设计课程群,在设计实践中强化了创新、数字、安全和环保能力的培养。
强化融合性效应,迭代教学内容。将最新知识、前沿技术、核心素养等融入教学大纲,常州大学实时进行课程评估,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适应改进。如将分子炼油、膜过程耦合、微界面传质、超临界、连续流等过程强化技术融入“三传一反”等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融合了前沿技术;将Aspen Plus、3D Plant、Ansys、HAZOPkit等现代软件技术融入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三维模型设计等专业方向课程,融合数字化技术;将安全、环保底线意识培养融入专业教学,在目前已有的化工安全教育课程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安全教育外,把化工安全环保教育融入每门专业课程,在每门核心课程(如四大化学、三传一反、热力学、动力学等)中制定2个学时左右的相关标准化教学,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协同效应,培育了具有底线思维和底线意识的石油石化类专业人才。
丰富多样化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结合石化产业生产情景,常州大学形成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例如结合虚拟仿真和现代软件的使用,以实际装置为原型建模,以石化产业“四化”转型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为对象,开发3D实景式仿真工厂,实现时间、空间、内容“三维”远程实景式开放教学;将化工设计竞赛、化工实验竞赛等学科创新竞赛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以项目化形式构建“课内研讨—课外练兵—校外竞赛”等层次多样的“专创融合”体系,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重点讲解—归纳总结”的教学策略,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打造共享型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加大教学环境和支持系统的优化力度,常州大学打造了层次高端、保障有力的一流教学资源,实现了人员的双向流动和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保障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的双向流动、两栖发展,近年来,他们聘请扬子、金陵石化技术骨干30余人作为兼职教师,派驻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技术研发的教师50人次;充分利用校企协同办学优势,依托石化企业先进技术共建现代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华东石油局)实践基地等4个国家级共享平台。
聚焦多元协同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常州大学统筹各方力量,从协作、协调走向协同,以内生机制保障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在育人主体协同机制里,与石化行业龙头企业深度联动,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标准与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同时全面统筹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行业内外,以及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育人平台和资源,形成育人资源协同机制;打造育人文化协同机制,融合石化产业“责任关怀”的理念与常州大学“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文化育人合作机制。
受到多方肯定 实践效果初显
学生创新能力强,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近年来常州大学积极参加全国各类竞赛活动,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特等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5项、银奖3项。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0多项,100%参与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90%以上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10月12~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南昌大学举行。常州大学《超级鲤盒——全国最大的盲盒第三方平台》项目荣获总决赛主赛道成长组金奖(全国共15项)。这是自2018年该校获得该赛事红旅赛道金奖以来再次获得大赛金奖,并实现了主赛道金奖零的突破。
同时,常州大学的毕业生近60%就职于国内大中型石油石化企业及相关单位,用人单位普遍对其评价较高、认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好。
产业关注,权威肯定近年来,常州大学多次应邀在教育部化工类专业教指委会议上专题报告改革成果,受到全国100多所高校同行的高度关注与好评,相关研究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徐春明也表达了对常州大学石油石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肯定,认为该模式对我国行业特色高校石油石化类高等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常州大学还牵头成立了中国化工安全教育联盟,近百家高校成为首批加入联盟单位。国家应急管理部危化品监管司刘丽处长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表示联盟能充分调动高等教育、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以及教育平台等社会主体在化工安全教育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1】14号),常州大学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体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土木水利、护理、工商管理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3位,省内高校第1位。此次获批13个学位授权点,基本实现了所有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全覆盖,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达7个,标志着常州大学学科育人体系建设得到跨越式提升。
来源:《中国化工报》 2021年12月1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