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圣华 赵建春 通讯员 汪舒蕾 沈萱
今年4月,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开展百年党史专题活动,率领师生代表近100人赴王荷波纪念馆,现场由学校审计学专业学生讲解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学校还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阮啸仙等先辈的故事排演成话剧,这些生动的艺术党课掀起了南京审计大学师生学习党史的高潮。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审计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审计教育的终极目标。近年来,我们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南审人才培养的多层次育人体系,打造融入式思政工作模式。”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晏维龙说。
以史育人,让红色审计精神融入血脉
【镜头1】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所开展的审查监督活动已初具审计性质。坐落于南京审计大学的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多年致力于红色审计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成为校内外的“网红打卡点”。
【画外音】
走进南京审计大学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静静流淌着的是阮啸仙事迹所展示的审计品格和职业操守,更有在华夏大地传承了近3000年的中华审计文化。截至目前,已有130批近4000名党员来到这里进行全景式体验学习。
“同学们,要想把这门课学好,就要思考为什么学习审计,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事业发展史中懂得学科价值所在。”不久前,南京审计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中国红色审计史”课程,晏维龙以“继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争做忠诚、担当、可堪大用的审计人”为主题,为近2000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史课。
这样的课程在南审还有很多。学校规划1200门课程,门门都有课程思政内容,已有30多门成为省级一流课程,并有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作为一项制度化的教学安排,全体校领导面向新生讲授“大学与人生”系列微课,成为开学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向1.2万余名学生,学校开设了14场“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进课堂”系列微课,并打造红色实境课堂。校长刘旺洪走进课堂给学生讲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及其当代价值。
“学校在发挥红色课程作为思政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着力体现‘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的办学历程,切实将‘红色审计’融入南审人的血脉。”刘旺洪介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尤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着力践行‘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切实领略中国红色审计史的魅力。”
在该校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师马昕的课堂上,课程研究领域的先驱者——许宝騄教授为国奉献的故事被融入专业教学,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我们不能只把思想政治教育交给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要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育人。”马昕说。
此外,学校还不断深挖审计教育中的思政元素,打造独树一帜的审计品牌活动,如审计·廉洁文化月、审计文化讲坛、学生讲解风采大赛、“国际博物馆日”专题展等,将红色审计历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让南审人体会红色审计的发展脉络。
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
【镜头2】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南京审计大学从2015年就开始努力探索构建“书记校长与学生面对面座谈”融入式思政工作模式,长期坚持并取得实际效果,努力为高校思政工作探索新的育人路径。
【画外音】
“晏书记好,此次疫情加剧了投资市场的不稳定,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投资事宜?”“刘校长,我想知道疫情对今后的审计事业发展有哪些启示?”这是学生们在书记校长学生座谈会上向书记校长请教的问题。在南审,只要学生想,就有机会与书记校长面对面交流。
从2015年开始,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主动深入一线联系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书记校长学生座谈会、校长微课等思政工作品牌栏目,与万千学子面对面,在天下事、身边事的交流中,为大学生的思想引航。晏维龙曾对学生说:“只要有一句话能影响到你,每周三我都等你,风雨无阻。”
7年来,147场座谈会、13门校长微课的主题涉及多个方面:有思想引领性话题,如“收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直播后的感想”“人类情怀与个人价值”等;有社会热点话题,如“互联网思维到人工智能”“人类文明的冲突”等;还有利益相关性话题,如“宿舍管理与人际关系”“关于奖学金的那些事”等。
目前,该活动已在南审校园形成常态化机制,受到南审学子的一致好评。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过来人”的经验办法,更有来自师长的思维方式、宏观格局。
在点点滴滴的精准浇灌中,南审的青年学子也更加积极地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2019届毕业生王成杰曾是座谈会“常客”,目前他在四川大凉山支教,座谈会是他作出这一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南审人,我时刻牢记‘致公’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做些什么’是我想做,也愿意拼尽全力去做的事。”王成杰说。
久久为功,以书院制浸润健康成长
【镜头3】
书院制成为学校融入式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园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行“双院”协同育人,架起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桥梁;强化心理干预,构建了“串点成线、连线成网”的“互联网+心理危机预防与精准支持体系”,全面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画外音】
“在书院中,每一名学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导师,导师们能够及时解答我们在学习生活、未来规划等方面的困惑;在学院中,我能够跟随专业老师,学习专业知识,充分汲取专业养分。”南京审计大学2018级学生孙昊晨说。
“学院集中精力搞好专业教学和科研,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学术指导;书院则承担起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着力推进思政教育。”晏维龙说。据了解,不同于传统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南审实行全员书院制,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4个书院。100余名辅导员与近2万名学生一同进驻书院,实行“双院(学院、书院)”协同育人。
书院制下,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2018年,江苏省首个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中心成功落户南审。据中心主任张建红介绍,学校组建了由蔡智勇博士领衔的心理咨询团队,成功开发江苏省大学生心理自助互助平台(苏心APP),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省70万余名大学生。
书院通过实施社区化管理与各类特色活动来加强思政教育。“红音筑梦”宣讲团、“审计精神,薪火相传”实践小分队、“征澄”团队等优秀学生组织走进乡村,走进审计机关,走进红色景点,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审计精神。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学校每年选派大批学生前往各级审计机关实习。近两年,学校有2000余名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审计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一线工作。
“这些学生信念坚定、踏实肯干、勤奋敬业,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优良作风和敬业精神……”这是审计署兰州特派办给该校白雅欣、吴淼等9名学生发来的表扬信内容。他们在实习参与的审计项目中发现的问题,有9个被写入专题报告。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守服务审计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心,为培养守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共和国经济卫士’而努力奋斗。”晏维龙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年12月18日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