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扬奖励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有功集体和个人的通报》,山东体育学院被通报表扬有功集体,20名山东体育学院的学子和校友受到记大功个人通报表彰。山东体育学院385名学子和校友参加了27个大项目和192个小项目的角逐,共获得38枚金牌、30枚银牌、25枚铜牌,取得了辉煌战绩,为山东代表团位居全国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贡献出巨大力量。
为更好地为我省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我校与山东省运动康复中心合作,共同组建十四届全运会医疗保障科技服务组和执裁工作组,全力打造多功能智能化数字化医疗保障车,采用多种形式为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在科技服务和执裁工作的过程中锻炼师资和学生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要的经验做法包括以下三点:
一、打造多功能智能化数字化医疗保障车,提升科技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康复保障车,是山东体育学院主动面向竞技运动实践打造的全方位为竞技运动队服务的保障平台,保障车上配有按摩床、按摩椅、冲击波仪、极超短波仪、高能激光治疗仪、吸氧机、负压舱、制冰机等10余种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仪器和保障设备,具备全运会期间“战时康复医院”功能。十三运期间,山东体育学院派出保障车全程随同“第十三届全运医疗康复保障组”行动,为山东省代表团争金夺银揽铜发挥重要助力作用。十四运期间,我校对保障车及其车载康复医疗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造智能化数字化医疗康复,大幅提升康复及恢复效果,为运动员比赛提供坚实保障。
二、组建全运会医疗康复保障组和教练执裁工作组,服务深入实践一线。
为提高十四届全运会的康复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学校创新组建了服务保障专家组,在学校设立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科技攻关专家团队和医疗保障团队,整合多方力量、强化团队合作,形成横向专业学科领域和纵向体育科技攻关主管的多学科复合型保障团队,针对赛场出现的突发、重大科技保障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策略,通过攻关专家线上指导、医疗保障团队线下实施的方式以保障运动员顺利完成比赛。本届全运会康复医疗保障组在山东、浙江、陕西等赛场,为17个项目进行100余人次、300余部位的急性损伤治疗、贴扎治疗、疲劳手法按摩、体能恢复等,为我省体育健儿保驾护航,助力山东省体育代表团第十四届全运会创造佳绩。执裁工作组共有24名师生组成,参与了13个项目的执裁工作,他们坚守岗位、秉公执法,默默奉献在全运会赛场上,保障比赛项目规范有序进行,赢得了广泛社会赞誉。其中,田径国际级裁判田敏连续担任四届全运会的田赛裁判长,王平、李彦等技术官员被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张恒瑞等被评为群众赛事活动优秀裁判员。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届全运会赛区线下医疗保障团队和执裁工作组由运动医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多学科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对我省运动员进行训练前的热身、肌肉激活,训练与赛后的深层肌群的牵拉放松,体能恢复,基础医疗保障,应急突发伤病治疗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山东省运动员的现场比赛需求。组建线下多学科和专业医疗保障组和执裁工作组是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在为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复合性”培养,培养了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扎实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亦培养了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