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坚持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立起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样子。
以学生为中心,牢牢扭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牛鼻子”
一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为学生量身定制思想政治教育菜单。制定了以“学党史•迎百年•育新人”“运动•健康•生命”“爱国•责任•担当”等为主题的11项思想政治教育菜单,各学院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必选菜单和任选菜单的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确保了教育活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增强了其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注重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找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发力点。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坚持思政课程为引领与课程思政全覆盖的教育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不断开发专业课程内蕴的思政资源,全力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催化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
三紧密结合学生特点,打造融课程、科研、实践、网络、文化、心理、资助、服务、管理、组织等十大育人内容为一体的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从当前学生特点出发,围绕学生需求,从深化思政课程创新、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科研平台开放,培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建设心理健康宣教体系等十大方面入手,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形成了全方位协育人机制。
以产出为导向,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一是牢牢把握德育的正确方向。构建主线清晰、理念先进、定位精准、体系完备、队伍精干、模式创新、重点突出、措施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紧紧抓住智育的核心内容。以“挑战杯”、学科竞赛等大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实现智育与思政的融通和对接。 三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砥砺品行,实现劳育与思政的无缝衔接。 四是不断强化体育在学校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 五是增强美育育人功能,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推进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教育体系建设,发挥特有的黄河三角洲文化艺术研究、孙子文化研究、航空审美文化研究的优势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实现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融合。
以创新为引领,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是不断健全完善调研座谈的长效沟通机制。通过组织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学生座谈会、开通校长信箱,开展“书记有约”“校长与我面对面”等思政品牌活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并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时效性。 二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遵循,及时修订学生综合测评、评优选先等相关制度,将体育、劳育、美育纳入学生评奖评优体系,从制度体系上为“五育并举”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三是不断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和学生群体,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情况、新特点,及时更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