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改革 > 济源示范区教体局:努力办好乡村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济源示范区教体局:努力办好乡村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08 10:20:36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济源示范区教体局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坚持用发展的方式补齐短板,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差距,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乡村教育资源供给持续优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将乡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从600元调整为650元、初中从800元调整为850元;按取暖费年生均30元标准和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对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积极顺应教育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撤并8个镇20所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合并微小教学班21个,进一步优化乡村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城镇扩容,实施市实验小学、愚公路幼儿园和玉川路、天坛路学校、济水一中改扩建等项目,新增学位5880个,农村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率达100%。

  

  积极创新办学模式,乡村学校办学品质显著改善。探索推行“帮扶型”集团化办学模式,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推进城区学校和五个镇的乡村学校组成帮扶教育联盟,构建“法人独立、以强带弱、人财物支援”的运行模式,实行“资源共享、荣誉共担、交流互动、同步发展、捆绑考核”的一体化管理,定期开展联盟内教育教学、教师学习、培训等活动,做到备课、教学、培训、课程与研究成果共享,促进整个联盟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共同提升。全面推行镇域内中心小学与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做到师资配备、财务管理、教学教研、教师培训和考核评价“五统一”,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把群众家门口的小规模学校办成“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精品乡村学校。

  

  落实强师惠师举措,乡村教育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将2020年新招聘的116人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从市区学校选派70余名骨干紧缺学科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实行新的乡镇教师工作补贴,平原镇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每月补贴最低标准为400元,最高标准为500元;山区镇义务教育教师在上述标准上提高100元。投入资金3140万元,为乡村教师建设周转宿舍512套,启动1500名乡村教师保障性住房建设,让广大乡村教师“住有所居”。大力实施校长“领航计划”,选拔校长赴江苏南通11所名校挂职锻炼,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构建“市级名师引领、镇骨干带动、学校骨干示范”的三级管理模式,指导组建市级乡村教师工作坊10个,镇(校)级教师工作坊200余个,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带动乡村教师成长。

  

  全面加强教育管理,乡村教育内涵质量不断攀升。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乡村学校全覆盖,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针对乡村教育“资源少、底子薄、层次质量差异大”的现状,深入推进“一校一品”创建行动,因地制宜拓宽立德树人的方法路径。聚焦教育教学主业,组织开展“送课下乡”“订单教研”活动和乡村学校教学视导,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全面普及体音美等传统社团项目,积极培育国学、武术、戏曲等传统文化特色社团,培养学生兴趣特长,让乡村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二、乡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生源持续萎缩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转移集聚,乡村学校的生源也随之锐减。目前济源乡村幼儿园在园幼儿仅占全市的34.8%,小学在校生占全市的31.6%,初中在校生占全市的36.2%。全市乡村公办小学共86所,其中不足100人的学校47所,10 人以下学校19所,4所学校为无人的空壳学校。生源萎缩严重制约学校运转和质量提升。

  

  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学科结构方面,乡村学校普遍存在体育、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教师不足问题,这种情况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尤为明显,导致课程开设、班级活动难以保证。年龄结构方面,整体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结构,中坚力量不足,学科教研等活动开展受限,影响质量提升。

  

  教育信息化水平落后问题。由于受经费、师资、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乡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数量少或陈旧,加上缺乏专业的教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设备应用率较低,不能很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工作意见和建议

  

  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提质发展。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为契机,对照“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梳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项目建设、设施设备配置为重点,进一步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智慧教育”工程,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施“教育科研燎原计划”,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水平。

  

  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济源示范区“十四五”期间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教育评价、育人模式、资源配置、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6项改革,进一步激发乡村教育发展活力。

  

  大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推进“县管校聘”,统筹城乡教师管理。编制实施《济源示范区教师发展规划》,以教师队伍“领军计划”为统领,推进教师“工作坊”等平台建设,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

  

  (济源示范区教体局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2/01-07/2379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