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任务,西安交通大学全面落实部省工作部署,学校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体常委同志挺到一线,努力将“遭遇战”变成“主动战”,构建扁平智慧指挥架构、统筹推进重点防控任务,抓严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构建“5323”指挥架构 筑牢科学防控体系
随着西安市疫情防控进入应战状态,该校党委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统筹领导、统一指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立即转设为疫情防控指挥部,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统筹协调全校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在5个校区设立疫情防控应急分指挥部,3个附属医院、2个家属区和3个相对独立系统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起“总指挥部——校(社)区分指挥部或专班——师生员工”三级扁平化指挥体系,打造“信息共享、动态可视、智能指挥”的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实现进出校人员、门禁管理等实时动态掌握。成立由学校公共卫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学校科学防控疫情提供决策支持。疫情防控指挥部坚持每天“早碰头、晚小结”,通过两次工作例会,及时沟通信息、了解情况、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查缺补漏、总结提升,形成“快速反应、命令传达、责任传导、任务落实”的高效组织运转体系,实现疫情防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精准高效”。
落实“1236”重点任务 织密精细防控网络
为坚守校园内师生“零感染”1个总目标,学校明确“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和调度”“切断一切可能与校园师生物理联系的渠道”2大原则,持续推进做好核酸流调隔离、思想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和门禁管理3项重点工作,统筹组织党员干部、思政工作、后勤保卫、医疗服务、志愿服务和宣传思想6支队伍,全方位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核酸流调隔离精细化。实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负责制,采用“扫楼”“人盯人、一对一”等方式,确保师生应检尽检,对每轮未能及时检测学生实行单人单间隔离管理。创新港指挥部将核酸检测点全部换成手机扫码,学生志愿者临时党支部组织志愿者就近开展服务,提高核酸采样效率。兴庆家属区专班采用网格化、分时段、分楼宇、分楼层方式,错峰错时核酸检测,避免了教职工扎堆和聚集。出台《新冠肺炎疫情隔离人员管理办法》《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应急就诊管理办法》,加强重点人员管理,保障学生紧急就诊需求。依托公共卫生学科优势,组建200余人的校内师生流调队伍,第一时间开展流调,摸清传播链,第一时间切断风险源。
——思想政治工作精心化。第一时间建立师生“线上—线下”急难愁盼问题解答处理机制,畅通书记校长信箱、热线咨询电话等反馈渠道,总指挥部每日下发《工作任务通知单》,督办任务落实。通过开设“同心抗疫”“党旗飘扬”“抗疫科普”等专栏,把疫情“战场”变为教育“课堂”,引导师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针对“心理、情感、学业、疾病、隔离”五类重点学生,成立11个疫情防控专班,建立由584人组成的“党员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骨干-家长”困难学生帮扶小组;在创新港3个公寓区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合理诉求。第一时间开展24小时师生思想舆情追踪,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加强舆论正面引导,营造同心抗疫校园网络氛围。
——保卫后勤服务精准化。第一时间做到“门禁、人员、公寓、用餐”四个严格。严格落实教职工“非必要不进校”“和学生直接接触人员不离校,离校人员不和学生直接接触”要求,减少人员流动,保持最小量、必要的居校人员全部封闭住校管理;辅导员集中住在学生宿舍,深入学生中及时了解诉求,加强关心关爱。严格落实“学生非必要不外出”要求,除生病等必要外出和返回的,其他学生一律居舍管理。成立物资统筹调配工作组,加强物资战略储备,统筹调配各校区、家属区物资;安排专人管理,按日形成物资库存清单、发放清单,做到可查可溯。按照“保供稳价提质”要求,加强多种类菜品食品供应;保障师生用水、用电、网络、洗浴等生活需求。
开启“云指导”“云宣传” 保证抗疫育人两不误
为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学生学习、科研、生活的影响,学校统一部署,开展线上教学、加强关心关爱,指导学生学业,保障教学、科研有序平稳进行。
——停课不停学,保障教学高质量。教务处及时联合学生处、学院、书院研究制定措施,组织学院开展线上专题课程辅导答疑,指导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夯实学业基础,安心学习。各学院安排教师,有针对性地确定辅导和答疑内容,采取线上精讲、串讲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部分基础课程还录播了辅导课程,以便同学们时时处处自学。为增进广大学生对各本科专业的认识与了解,做好专业认知教育与指导,各学院组织开展了以“专业认知教育”为主题的线上讲座,孙军院士等一批教授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选择专业。此外,学校围绕人文艺术、科技前沿、疫情应对和心理健康等内容,邀请知名教授开展线上讲座,助力科学抗疫工作。自1月5日以来,累计组织了22个学院1072门次课程的线上辅导答疑活动,开展了42场专业教育线上专题讲座,共覆盖学生80000余人次。
——答辩不延迟,优化线上答辩流程。学校坚持“质量不降低,环节不减少,答辩不延迟”原则,对疫情期间学位论文送审及结果发放、学位论文答辩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和安排。对疫情期间的学位申请工作,由线下审批全部转为线上、强化督导保证质量,确保不因疫情影响学生获得学位。为保障学生答辩照常进行,学校不断优化线上视频答辩流程,全力确保“云答辩”合规公平,博士学位论文视频答辩邀请校级督导专家列席旁听,对视频答辩进行分项评价,切实保障每一位答辩学生的利益,2021年12月23日至今,共有8名博士生完成视频答辩。
——活动不间断,打造丰富多彩校园生活。学校各部门、书院、学院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如“同心抗疫、共迎新年”云跨年、抗疫视频展播、嘉年华云展演、话剧云展演、云音乐会、云演唱会等,并通过学校官方bilibili站、团委官方B站以及学校各单位新媒体平台在线直播,为“宅”在宿舍的各位学子带去欢声笑语,切实增强师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党委宣传部联合樊登读书推出“战‘疫’书单”,免费向师生提供阅读资源,让大家的居家生活不再沉闷乏味。
——就业指导不断线,持续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学校就创中心组织举办云端就业创业指导系列活动,针对已签约、签约中、求职中、拟公考、拟升学、拟创业等不同就业意向的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帮扶活动,内容涵盖求职创业、国际组织、升学深造、基层就业等,促进2022届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帮助2023届学生提前规划求职路径。
发挥人才和医疗优势 服务全省抗疫大局
自疫情发生以来,该校在坚持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践行使命担当,坚决打赢家乡保卫战,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发挥医疗团队优势,做好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救治工作。一附院495人整建制接管西安胸科医院,二附院209人整建制派驻西安市人民医院航天院区,二附院大明宫院区承接风险人员定点医院(黄码医院)任务,科学管理、高效运转,全力做好人员救治工作。
——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全力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一附院、二附院、口腔医院先后派出近百批次核酸采样队伍、累计1000多人前往西安市雁塔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园区等重点区域支援核酸采样任务。公共卫生学院、一附院依托专业优势成立流调队伍,选派32名富有经验、能力过硬的人员参加市级流调队;积极发挥传染病防治、大数据、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资深专家优势,及时分析数据、研判疫情形势,先后报送20余篇专家建言,为陕西省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智力支撑。
——发挥诊疗技术优势,全力护佑百姓生命健康。学校附属医院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完善疫情条件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有序开放门诊、急诊工作。2021年12月23日至今,附属医院门、急诊,已接诊患者48000多人次,治疗住院患者2500多人次。口腔医院作为西安市唯一的门诊、急诊、病房全部正常开放的口腔专科医院,合理安排门诊排班、病区值班、急诊就诊等工作,日诊疗量约150人次,运转正常,安全无事故。
——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提高核酸检测和在线咨询问诊能力。彭年才教授创办的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可覆盖检测常见新冠突变毒株,极大避免脱靶和漏检风险;该公司响应西安市卫健委“快查、快检、快报,快速阻断疫情传播”的指示,快速建成多组灵活机动的“御兔号”气膜移动方舱实验室,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15万管、10合1混采150万人。一附院通过“大医解惑”“健康云问诊”等形式,邀请施秉银、袁祖贻等知名专家教授以直播形式科普健康知识,为17.4万人在线提供看诊、开方、买药等服务。
(责任编辑:张晨悦审核:刁巧燕)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rdjj/202202/06/1209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