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丽水市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和生态价值转换的重要载体,生态旅游业是丽水市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生态旅游人才是丽水市“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中的紧缺人才。多年来,丽水学院密切关注行业和区域旅游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政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工学结合”“旅游+证书”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实践。
一、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和区域适应性,丽水学院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丽水学院设有旅游管理四年制本科和旅游管理(专升本)两个类别。针对旅游管理四年制本科,先后探索实践了“3+1” 两段式、“2+0.5+1+0.5”四段推进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山区+”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
为响应丽水市委市政府解决民宿人才短缺、更好推进丽水民宿行业向高品质、特色化发展的号召,丽水学院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从2018年开始,在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设置民宿管理方向,顺应地方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当地旅游行业培养了不少优秀专业人才。2021届学校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民宿管理方向的毕业生留丽率达17.6%。学校这一举措及成效还被写进了《中国组织人事报》特稿。
二、构建多方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丽水学院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教融合”为理念,将科研机构、公司企业、创新创业主体等联合在一起,构建出多方教学质量保障平台。建立了包括松阳云端觅境、茑舍、过云山居等一批精品民宿在内的30多家校外实践基地。为提高学生的行业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四年制本科实行 “2+0.5+1+0.5”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分阶段螺旋式的“四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实习就业直通车渠道,促进学生行业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双提升”,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针对旅游管理(专升本)学生,选择丽水精品民宿,安排暑期一个月的民宿实习,使学生对民宿的经营管理、民宿创建等有系统的了解,为学生毕业后在民宿就业或创业奠定基础。
学校结合丽水旅游特色,先后建设了教育部中央财政支持的生态旅游实践中心、与丽水市旅游旅委合作的丽水市旅游大数据中心,开设“丽水山居”“丽水山耕”讲坛,邀请旅游业界和政界人士开设讲座,推进“丽水山居”和“丽水山耕”融合。重视学生创新研究,鼓励学生在取得导游资格证、旅行社经理资格证、旅游经纪人资格证、饭店职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证书的基础上,并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近3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20多项。
三、科研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生态旅游发展
丽水学院教师结合专业专长和丽水旅游产业特色,以丽水乡村旅游、生态休闲康养、民族文化旅游等为重要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项目成果既有高度又具地方特色,为丽水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2021年立项的《百山祖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生态游憩研究与示范》是百山祖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以百山祖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和生态游憩资源调查、价值挖掘和评价,以及产品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对指导百山祖国家公园实现全民共享和“两山”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已承担《文旅融合背景下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农户福利增长的民宿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20多项;《丽水市旅游行业品质提升检测与评价委托第三方检测项目》等横向项目50多项;《丽水山耕:母子品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凤凰涅槃——旅游语境中的浙西南畲族文化变迁》等专著20多部,多名教师被聘为多地旅游发展智库专家,为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