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学院以“传承中华诗词”和“传承潍坊优秀传统文化(北海文化)”为重点,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品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效显著,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规划
学校把“文化立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在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时都专门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在这两个专项规划中都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特别是潍坊优秀传统文化(北海文化)传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成为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的指针,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教育发展。
2.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教学
课程教学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第一阵地。除了在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外,整合全校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开设全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现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国学经典研读》《论语导读》《中华诗词鉴赏》《宋词与人生百味》《四大名著鉴赏》《国学通识》《书法之美》《风筝扎制》等线下传统文化通识课30余门,《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山东民间美术》等线上传统文化相关通识课程20余门。
3.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研究
学院凝聚传统文化教师团队力量,建成山东省委宣传部社科基地“山东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海盐文化研究基地”获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潍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校还设立中华诗词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古文字研究中心、郑玄研究中心、苏轼研究中心等基层科研机构,潍坊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潍坊文化通鉴》《潍坊简史》《中国民俗通志.婚嫁民俗志》《北海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研究著作,出版了《郑板桥丛书》《潍坊古代文人著述撮要》等文化名人研究著作,出版了《山东海盐遗址与旅游资源的调查开发》《试述山东官台盐场的变迁》《青州“盐贡”探论》等一批研究成果。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彰显地域特色,加强国学教育——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山东省社科联重点项目《国学德育故事解读》等系列教研科研课题。2018年学校设立“潍坊优秀传统文化(北海文化)传承发展”专项科研项目21项。
4.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阵地
学校建有潍坊文化名人馆、潍坊民间美术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场馆,面向全体学生开放,被认定为潍坊市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学校《潍坊年画》项目入选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雅韵社、大学生诗词学会、茗韵国学社、大学生书画协会、说文文学社、鸢飞汉服社等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在师生中有广泛影响。有平台,学校设有中国诗词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校是潍坊诗词学会会长单位,学会与中心在诗词赏析、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具实力雄厚,定期开展诗词创作交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成为凝聚人才的重要纽带,成为繁荣潍坊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5.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聚力打造“孔子学堂”等传统文化精品活动品牌,带动师生广泛参与建设。由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校学生会主办的“孔子学堂”系列文化活动自2017年连续举办至今。“孔子学堂”优秀示范项目,诸如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总支、大学生诗词协会、说文文学社承办的“大学生诗词文化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承办“礼敬国学,滋养青春”主题活动,校学生会承办的“国学经典在心,传统文化助成长”主题活动等都已成为传统文化活动品牌。学校每年一度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宿舍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中也都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6.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重点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发展活动。《寻求中华诗词发展创新之路,弘扬传统文化修齐治平之道———潍坊学院让中华诗词和优秀传统文化进驻大学校园》项目获由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推选展示活动”优秀成果奖,《传承中华诗词 打造诗香校园》入选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建设计划重点项目。师生在国家级、省市级经典吟诵中获奖20余人次,学校入选2021年山东省中华经典吟诵特色学校。学校一直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北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开展北海文化研究,对杨家埠木版年、高密扑灰年画、半印半画年画、临朐年画等进行搜集,建立潍坊年画数据库,编写《潍坊年画》系列书籍,该项目获批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挖掘以陈介祺金石文化为代表的潍坊金石文化资源,成立“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