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汉中市高度重视,遵循“政府主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安全、营养、热乎、可口”的实施标准,强化保障,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强化三个保障 平稳推进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强化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将其列为重大民生工程项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2020年投入资金1745.5万元, 2021年投入资金逾2060万元,新建和改造学校食堂,更新食堂设备,改善学生用餐环境。
——强化部门联动、联合监督保障机制。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教育部门负责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以及日常管理工作;教育、卫健部门联合,履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食品卫生安全监督职责,每年定期联合到校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保障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审计部门对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不定期开展审计,掌握下拨资金数额及学校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疾控中心每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检测工作,记录学生体质情况。
——强化机构、制度保障机制。成立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全市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市教育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人员为成员,专门从事营养改善计划日常事务工作。印发了《汉中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汉中市教育局贯彻落实<汉中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操作性意见。
突出两个重点 严守营养改善计划安全底线
——以食品安全为重点,提供等值优质营养餐。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校(园)长作为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管理机制,严把食品安全关。一是严格实施大宗食材采购“六统一”。按照规范程序统一招标,统一产品、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大肉、蔬菜、调味品等食材辅料通过营养改善计划成员部门联合考评遴选确定具有资质的供应商名单,由学校自主选择签订供应合同,确保配送到校的食材质量可靠、索证索票齐全。二是严把食品加工关。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对加工人员个人卫生、加工制作用具和容器标识区分、生熟食品存放规定、熟制食品加工程度及贮存条件等跟踪督查,杜绝交叉感染。三是严把食品储存留样关。严格执行食品原料出入库登记、验收制度,建立食品登记和验收台账,规范做好留样记录,坚持食品分区、分类、分架储存,配齐食品通风、防尘、防鼠、防虫害等设施,保证食材安全。
——以资金安全为重点,确保营养餐应享尽享。汉中市财政、教育根据部门职责,分级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印发了《汉中市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和《汉中市学校食堂会计核算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汉中市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各县区依托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信息系统和月报系统,监控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数等动态情况,精准掌握膳食补助资金使用情况,严格按照“国库管理、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营养计划所需资金由学校收支、学校膳食委员会监督、县区学生营养办审核结算、县区财政局集中支付,杜绝了挪用、迟拨、少拨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的情况。
打造三个亮点 提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管理新水平
——创新监管模式,打造精细化内部管理。打造“智能透明厨房”监管系统,建立县教育局-镇级学校-各学校云端管理平台,对管理人员进行分级分层的权限设置,管理人员可通过PC端、手机端进行实时监管,并在学校门口树立电子屏,连接食堂监控,实时播放食堂操作间动态,接受家长实时监督。勉县、洋县等县自主开发营养餐食材出入库监管软件,依据食材采购清单和周食谱据实录入出入库信息,形成统一报表,实现出入库实时监管。
——强化营养教育,打造人文化的学生营养理念。为提高中小学生合理膳食意识,确保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质量,各学校采用传单、板报、广播电视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学生合理膳食等知识宣传,使广大师生了解和认识膳食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膳食习惯,有效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的各类疾病。在全民营养周、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开展各种食育教育活动外,各县区根据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工作,各县区疾控中心及各镇(办)中心卫生院定期到学校开展膳食营养知识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将健康教育普及到每一个家庭。
——加强培训,打造专业化的从业人员队伍。把培训工作作为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水平的重要手段,列入寒暑假工作的重要内容,分层对涉及营养改善计划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规、食堂卫生要求食品加工操作规范、食物中毒预防措施等,全面提高食堂管理及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责任编辑:周雨曦审核:刁巧燕)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rdjj/202203/28/1224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