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抓住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重大机遇,不断深化制度机制改革,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一体育人的新路子,职业教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一、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让学校深度融入产业发展
(一)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省市共建潍坊市产教融合研究院,搭建引领区域产教融合的智库平台。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文件,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歌尔集团成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潍柴集团等13家企业入选首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
(二)推进院校整体混合制办学。率先在全国探索职业院校混合制办学改革,根据不同校情,采取不同模式,探索出影响全国的“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模式”“豪迈中专模式”“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模式”三种模式。去年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增加举办者,吸引山东水利发展集团投资11.9亿元,成为全国首所整建制混合制改革的公办高职院校。
(三)推进校企共建混合制二级学院。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以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为核心,共建人、财、物相对独立的混合制二级学院。校企双方根据出资比例,组建董事会、监事会,明确各方权力义务,构建了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目前,市域内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的混合制二级学院47个,开设专业160余个,在校生规模达6万余人。
二、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推进“精准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办学。4所职业院校开展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31个专业点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歌尔集团与7所高职院校合作共建机电类专业群,40名优秀工程师和40名职业院校教师,结合歌尔6000余个特色知识点,开发设计了28门“匠造班”课程,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课堂与车间一体,探索建立了1年校内基础课,1年企业专业课,1年车间实践课的“1+1+1”人才培养新模式,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
(二)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支持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组建实体化运作的职教集团,实现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目前,全市组建省级职教集团11个、市级职教集团15个,集团内相关专业60%以上的毕业生到集团内企业就业。
(三)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健全“校、市、省、国家”四级大赛机制,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2012年以来,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01个,获世界技能大赛金奖1个。
三、完善协同保障机制,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生态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组长的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领导小组,顶格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职业教育纳入对地方政府履职评价,督保障、督投入、督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党的建设,以党建为统领,深入开展铸魂育人工程,思政课守正创新做法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介。
(二)深化治理能力建设。充分下放办学自主权,将机构设置、干部聘任、人才招聘、职称评聘、绩效工资等全部交给学校,教育部门重点做好监管和服务。学校按编制员额的20%自主聘任兼职教师,财政全额保障工资。改革绩效工资制度,学校对外开展技术服务等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报酬。1名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5名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7人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
(三)加大财政投入。高职生均公用经费率先达到本科院校标准,中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市委市政府高标准规划建设潍坊市现代职业教育中心,计划投资20亿元,占地500亩,着力提升市区职业教育规模和品质。投入15.7亿元,新建、改扩建潍坊职业学院等3所市属高职院校。投入7.6亿元,率先在全省建成占地1000亩的大型公共实训基地—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投入1亿元,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实现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县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