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频萍 陈立民 蒋明睿 顾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江苏大学生用责任和担当书写属于他们的别样青春——
防疫一线,他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战“疫”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心系国家,他们励志求学、锤炼本领,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服务人民,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江苏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凝聚青春力量——
当风雨中的铁骨、攻坚时的先锋
这轮疫情发生以来,周伟康又忙碌在核酸采样一线,不过换了一个身份——从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变成江苏省中医院的医生。
“以医生的身份参与抗疫,我的心态发生不少变化。”周伟康说,看到有学生志愿者结束工作脱防护服时,他会站在一旁检查是否规范,“当我还是学生志愿者时,这个环节也有老师在一旁仔细叮嘱、检查。”从一名“被守护者”变成“守护者”,如今他也更加懂得“医生”两个字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去年疫情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派出师生支援核酸采样2477人次。“平时总是教育学生们要努力做到‘大医精诚’,疫情面前,这些一直被保护的孩子们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争相冲锋在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疫情一线成为最好的思政课堂。”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中医护理教研室教师鹿竞文感慨地说。
“人民的需要,就是大学生的集结令!”“我是一名临床医学生,我报名!”“我是一名学生党员,我要上!”……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一个个充满活力的青春身影活跃在防疫一线。
一双双因高频率使用高浓度酒精和长时间佩戴乳胶手套而发炎、溃烂的手,曾让南京医科大学2021级药理学专业博士生林彤彤感到揪心。2020年3月,在该校教授刘文涛带领下,她和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到“手护”抗疫战士的护手霜研发中。
从前期动物实验到后期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林彤彤全程参与,在这期间也遇到不少困难。“最初我们只考虑抗炎问题,后来发现这样效果并不好,要建立皮肤屏障、抗氧化、抗炎、修复多管齐下。”经过不断试错和修正,今年2月,这项技术获得专利授权。
去年7月,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生施勇赶上了第一波志愿者招募,前往南京市建邺区负责社区核酸采样。出发的那个雨夜,他和南京大学医学院数百名临床医学生在院楼集合,坐校车前往采样点,一开始内心不免忐忑,但随着采样工作进行,这种紧张感逐渐消失。社区里有些老人行动不便,施勇主动报名前往老人家中进行采样。“不透气的防护服,挡不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一个‘比心’、一声‘谢谢’,善良朴实的南京人给了我太多感动。”
随后数轮大规模核酸采样,施勇均参与其中。一路走来,他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那么迫切地想到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自己是党员、是医学生?“我想,这是因为那些称呼所蕴含的责任,以及自己对所在城市、对祖国的热爱,想让我们生活的地方变得更好。”
彰显青春担当——
心系家国天下,让“热爱”更有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近日,共青团中央作出表彰决定,授予377个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驭风排气系统纵向团支部名列其中。
疫情之下,“驭风”团队的小伙伴们每天至少仍有10小时投入科研,甚至周末晚上教研室也是灯火通明。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在导师徐惊雷教授指导下,团队交出了格外亮眼的成绩:博士生李锐完成了某先进组合循环发动机的试验台设计,博士生陈匡世完成了航天科工某研究所的喷管设计任务,博士生潘睿丰完成两篇关于航空发动机矢量技术的专利申请,最年轻的4位本科生设计的航行器设计方案摘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他们说,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校园生活,但动摇不了空天报国的决心与追求一流学术的信念;疫情阻挡了外出欣赏春光的脚步,但无法阻止自己在热爱的领域绽放青春。
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理想志愿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信念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江苏大学生们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知识,不断磨炼、增长本领。
早晨7点半从宿舍出发搭第一辆班车去实验室,晚上9点多返回,中间挤出时间去南繁基地工作——今年春节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研一的张静冉回到三亚南京农业大学研究院,开启了“三点”之间往返的生活。“我一边当农民,一边搞科研。”她笑着说。
受疫情影响,当地的班车停了一段时间,张静冉便时常步行前往实验室,观察自己培育的水稻品种。在该研究院南繁基地,她种了一亩地,里面有275份水稻品种。2月底,她将自己在实验室培养的稻瘟病菌,按照一定比例和浓度“接”到275份穗子里,再一一打好标记,观察分析病变程度,从中筛选适合低纬度种植、抗稻瘟病的品种。
“跟在南京的师兄师姐比,我这边的工作节奏并不算快,不少博士师兄师姐中午也不怎么休息,凌晨一两点才回到宿舍。大家都有一种紧迫感,倍加珍惜时间。”张静冉说,特殊时期,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作为水稻育种方向的一名学生,我们更感到使命在肩,一定不负总书记嘱托,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打好种业翻身仗。”
绽放青春光芒——
寻找价值的交汇点、青春的存在感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红色种子’宣讲团、财政与税务学院的张颖,现在由我为大家带来‘我眼中的可爱中国’第五讲……”4月初,贵州省长顺县白云山镇白云山中心校上千名学生线上聆听“大姐姐”讲解税收发展史。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宅”在宿舍的张颖先后参与两个线上课程项目的录制。为了准备40多分钟的微课,张颖前后忙活了一个多月,反复修改了五六遍,“第一次剪视频,直接把电脑卡崩了。”为了让税务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张颖花了不少心思,比如插入故事、漫画、视频、游戏等趣味元素,用“告别田赋鼎”的故事引入农业税的废除,用“算一算”的互动帮助理解累进税的特点等。“大姐姐的课带我了解到很多新鲜事物,也让我更加了解家乡以外的世界,我很喜欢。”一名贵州孩子的话让张颖感到特别暖心,“这是双向的温暖,在心底留下爱的足迹,正是志愿活动的意义所在。”
连日来,一条“大学生用奖学金购买口罩捐给学校”的消息在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去年下半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四学生韩悦获得保研资格,并拿到8000元国家奖学金。如何用好这笔钱?韩悦有过很多设想。今年这轮疫情形势严峻,韩悦一时无法返校,“居家期间我一直挂念在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了解到他们最需要口罩,便给这笔奖学金找到了最有意义的用途。”韩悦通过多个渠道订购了3.6万只医用外科口罩,并通过大件物流寄到学院。
为“宅”家的孩子辅导课业,本不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龙山学院大二学生孙雪的计划内。一次参与残障儿童日托活动,她结识了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的工作人员,当他们问起能否给有需要的孩子辅导作业时,孙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疫情期间许多孩子无法到校上课,这让不少家长手忙脚乱,我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出一份力。”
每天除了上课、写作业,孙雪经常关注QQ和微信上的两个群,“群里有50多名学生和家长,他们时不时把需要答疑的题目拍图过来,我就通过手写或者语音通话的方式作答。”晚上7点到8点,是她和20多名居家学习孩子“见面”的时间。这些孩子从读二年级到读初二,跨度很大,她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不同的学习习惯等来修订自己的“教案”。
让孙雪欣喜的是,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通过志愿活动,我们找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的交汇点、找到青春的存在感,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也正因此,我们的青春不会迷茫、脚步更加坚定。”
来源:《新华日报》 2022年4月20日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