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教育访谈 > 盐亭县依托地方传统文化构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

盐亭县依托地方传统文化构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41:02作者:佚名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为全面贯彻“双减”政策,落实“五项管理”要求,盐亭县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实践性学习需求,深入挖掘嫘祖文化、岐伯文化、文同文化、红色文化、字库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四大举措构建融入地方文化的课后服务系列特色课程。

  一是深入挖掘,提炼精神内涵。盐亭县组织熟悉嫘祖文化、岐伯文化、文同文化、红色文化、字库文化的教师、非遗文化传承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大学教师等共80余人,认真挖掘五大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提炼出人文始祖嫘祖“美、爱、和、善”的传统美德和创新创造精神,中医始祖岐伯“以医济世、以药救民”的为民情怀,文同“胸有成竹”“两袖清风”的治学为政精神,革命先辈“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兴文重教、敬天惜字”的字库精神,这些精神一起构成了盐亭独特的文化标识。

  二是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课程。依托五大地方传统文化,成立“嫘艺剪纸、嫘乡丝韵、青雅轩艺术、竹韵清香、岐伯鼓乐”等20多个传统文化传承社团,开设扎染、青花、纸雕、剪纸、梓江石美、京剧脸谱工作坊等30门传统文化传承特色课程。其中嫘祖文化传承课程12门,岐伯文化传承课程4门,文同文化传承课程6门,红色文化传承课程3门,字库文化传承课程5门。开展岐伯行乡、嫘祖剪纸、文同诗词大会等传统文化观摩学习、展示活动百余场次,参与学生近万名。

  三是区域整合,共享课程师资。盐亭县将6所公立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业余体校的110余名专业教师按特长、基层需求动态分配到校,实行补缺走教,破解特色发展受困于师资不足的难题。按专业特长组建课程团队,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通过“结对子”“一对一”帮扶活动形式送教到校,达到共享优质传统文化课程的目的。同时,县教研室做好业务引领,督导各校开展校本研修,把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课程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研发符合学生心理的各种富有情趣的课程形态。

  四是家校互通,扩大文化辐射。各校注重搜集传统文化传承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资料,通过宣传栏、展板、家校联系群、媒体、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多渠道、多形式让近万名家长及时了解传统文化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展情况,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原文链接:http://edu.sc.gov.cn/scedu/c100498/2022/4/21/2780d336aac641d290775d4fa305256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