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解读 >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工作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20 01:55:54作者:佚名来源: 福建省教育厅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及我省“双减”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按照省纪委监委巩固提升“点题整治”工作要求,我厅制定了《关于深化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的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深化推进课后服务“点题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

  请各设区市(含平潭)教育行政部门于5月16日前将市级《“点题整治”课后服务工作联络人员信息表》(附件)报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联系电话:0591-87091365;邮箱:jytjjc@fjsjyt.cn。

  附件:“点题整治”课后服务工作联络人员信息表

  福建省教育厅

  2022年5月13日

  关于深化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的工作方案

  2021年以来,根据中央“双减”工作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纪委监委将中小学课后服务纳入“点题整治”项目,全省各地各校积极推进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工作,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今年,按照省纪委监委巩固提升“点题整治”工作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项目,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丰富课后服务内涵和形式,突出课后服务育人功能,着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整治目标

  在充分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基础上,聚焦课后服务的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等突出问题,通过挖掘学校办学潜力,调动各方积极性,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带动课后服务内涵提升、提质增效,持续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更高水平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回归校园。力争到2022年底,推进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2+N”模式全覆盖,“2”即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2项基本服务,“N”即学校结合优势特色、学生需求开展科普、文艺、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拓展服务;其中城区实现“2+3”课后服务模式的学校达80%以上。

  三、工作措施

  将“点题整治”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程,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重要途径及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强化调研,综合施策,高位推进,确保实效。

  (一)深入调研,研究对策。结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课后服务在内的“双减”热点难点堵点痛点,开展针对性专题调研,摸清全省各地课后服务工作具体情况。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校,深入校长、教师等教学一线群体中间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课后服务工作开展真实情况,存在问题难题,通过座谈会、建议提案等多渠道听取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倾听学生和家长需要,研究推出对策措施。

  (二)完善政策,强化保障。立足全省课后服务工作实际,围绕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研制出台《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从规范课后服务管理、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宽课后服务渠道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督促各地贯彻落实我省“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健全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体系,明确相关收费标准,确保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及收取的服务性费用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支持指导各地依法科学设定准入条件,组织遴选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或具备相应资质、行为规范、无违法违规记录的社会组织参与课后服务,形成“白名单”供有需要的学校选用,并建立健全动态评估退出机制。加快配齐配足教师,鼓励各地聘请退休教师、志愿者、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等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扩充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健全教师关爱保障机制,落实弹性工作制,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三)强化部署,狠抓落实。提请省政府召开全省“双减”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课后服务工作先进经验,对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督促各地指导义务教育学校结合学生需求、借鉴先进做法,推进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具体实施方案全面优化升级,继续推行课后服务“5+2”制度,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意见征求反馈机制、“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内容公示制度及公平公开的选课机制,从学校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再部署,推进再落实。

  (四)紧盯任务,沉底监管。加强统筹指导,压紧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不断健全由党委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课后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工作台账”和“线索台账”月报告制度,抓好“点题整治”课后服务工作开展进度。将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在内的“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市、县(区)开展课后服务情况纳入对市、对县教育督导评价体系,深化推进“点题整治”课后服务工作。结合秋季开学督导工作,采用明察暗访、蹲点调查、异地交叉督查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专项督查。常态化开展课后服务日常监管,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0591-87091365,jytjjc@fjsjyt.cn),对存在的违规现象及时整改,以督促进。

  (五)精选典型,宣传推广。省级将定期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征集工作,遴选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在教育厅官方网站、“双减”工作专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各地多渠道、立体化、多层次开展课后服务宣传工作,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学校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通过设置课后服务家长开放日活动等方式,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在省教育厅官网网络调查专栏开展“点题整治”课后服务工作问卷调查,多渠道收集了解家长意见,进一步提高家长对课后服务开展的知晓率、满意度,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四、进度安排

  “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工作按照以下时间节点分步推进。

  3—4月: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调研,深入了解各地课后服务时间安排、服务内容、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具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发掘先进典型,听取意见和建议。组织起草《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筹备召开2022年全省“双减”工作现场推进会。

  5—6月: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基础上,印发实施《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适时组织召开全省“双减”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课后服务工作经验做法,组织参会人员赴相关学校现场观摩优秀课后服务案例,部署动员下阶段课后服务工作。要求各地指导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各类资源,“一校一案”健全完善课后服务方案,积极创造条件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7—8月:指导各校充分利用暑期时间开展专题研讨,全面优化升级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多渠道扩充课后服务师资、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等。做好课后服务课程安排,完善课后服务场地、设施等各项准备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暑假托管服务,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环境。指导各地可在保障教师休息权益的基础上,利用假期时间开展课后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等。

  9—10月:督促指导各地以秋季学期开学为契机在课后服务“5+2”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推动城区在内的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2+N”模式全覆盖,其中,城区实现“2+3”课后服务模式的学校达80%以上。结合秋季学期开学专项督导和“对市督导”“对县督导”工作,省级适时分赴各设区市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反馈至各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不留死角,务求实效。及时梳理总结“点题整治”课后服务工作情况上报省纪委监委。

  附件

  “点题整治”课后服务工作联络人员信息表

  填报单位: 市填报日期:

  姓名

  职务

  电话/手机

  邮箱


原文链接:http://jyt.fujian.gov.cn/xxgk/zywj/202205/t20220516_591154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