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陕西师范大学四个“信息化”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陕西师范大学四个“信息化”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21-04-01 15:49:43作者: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有关加强信息化建设部署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师生为工作中心,以提高效率的直接目标,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终极目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更好服务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育人实效,推进教学课堂信息化。秉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理念,积极发挥信息化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立足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工作,建设国家级公开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2门。大力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培育建设在线开放课程21门。成立陕西省高等教育慕课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中心),牵头为全省开发开设教师教育类慕课课程,并上线“积学堂”学习平台,目前已搭载200余门优质教师教育课程及讲座,内容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建设智慧教室与标准化考场。根据智慧校园发展趋势和课改、师范生培训需要,批量建设多媒体教室、创新型智慧教室和同步录播教室,满足师生教学、学习需求。建设心理健康素质提升与学生安全教育虚拟现实平台。围绕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和安全教育,建设包括VR虚拟现实运动放松训练系统等近10个虚拟现实平台,节约心理健康教育成本,提升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吸引力。

  ——聚焦互联协作,推进科学研究信息化。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打造“开放、共享、协同”科研新环境,满足科研机构和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需求。升级科研信息系统。根据学校社科管理服务实际需求,升级社科管理系统,增加成果网推、期刊收录、标志性成果和科研业绩津贴管理等功能,实现与教育部科技管理系统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搭建科研数据分析系统。系统按年度自动生成教工的量化考核评分结果和重点实验室的测评分析报告,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可续准确性;通过互联网抓取科研相关数据,对比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及三所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的科研产出情况,分析相关师范类高校科研发展趋势,借鉴优秀做法,不断优化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和方向。

  ——聚焦协同治理,推进管理手段信息化。以“服务师生、促进管理、辅助决策”为核心理念,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建设基础管理平台。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升级和改造,实现以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为基础的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实现校园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升级网站群平台,提高学校网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设数据中心及大数据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中心的灵活管控、弹性伸缩和安全可信,为全校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与网络资源等基础资源的服务与共享。建立校情大数据分析系统。覆盖学工数据、就业数据等多方面。升级改造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中心备份,加大数据共享力度,优化财务核算体系,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建设国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通过优化再造资产业务办理流程,将资产建账、调拨、变动、处置、盘点等业务全流程网上一站式办理,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全流程、动态化、规范化、可控化。升级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新增教学评价、活动会务管理、研工数据分析、实习实践、学生安全管理等模块,形成由研究生院主导、院系秘书辅助、教师导师参与的三级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自主研发“一站式迎新系统”。优化迎新流程、整合服务功能,通过系统可维护个人学籍信息、到校交通信息、困难学生登记等多类信息,并提供选宿舍等多项自助服务,极大提高迎新工作效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大学生就业创业”系统。为学校二级单位、招聘单位和大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就业创业服务,为招聘单位提供智能的学生推荐和简历推送、招聘数据统计等。

  ——聚焦便捷智能,推进生活服务信息化。生活服务信息化遵循“师生为本,服务为重”的宗旨,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营造“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信息育人”的氛围。建设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全面升级改版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学校移动资讯APP客户端,打造学校新媒体矩阵平台,以“两微一端”的建设推动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提升掌控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增强校内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基于碎片化服务架构,整合学校各部门向师生提供的各类服务,实现师生员工事务便捷办理。建设移动后勤服务平台。已建有PC端、App、微信服务号、云平台、小程序等多种形态,将线下实体服务与线上多功能系统集中于同一个平台,实现了一个入口,多种服务。建设智慧供暖节能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多项技术手段,实现供暖数据在线采集、输送、处理及实时控制功能,达到了热源、管网、用户联动的供暖信息化管理目标。

   (责任编辑:张晨悦审核:刁巧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