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 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02 22:41:29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国资监管机构,各有关高校、省属有关企业:

  现将《河南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教育厅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3年1月17日

  河南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互联网+教育”的部署要求,加快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全省中小学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促进“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和“双提”(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办〔2022〕105号)部署安排,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服务精准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建立中小学智慧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学校精准施教、教育行政部门科学管理、家校协同育人,推动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教育治理模式变革。到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全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二、平台功能

  1.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海量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搭建游戏化学习、课后答疑、在线辅导等智慧学习场景。开发学生质量评价系统,通过采集学生过程性数据,开展智能测评与学业诊断,精准定位学生知识薄弱点,定向推送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快乐学习、个性学习。

  2.保障教师因材施教。为教师提供智能化备课、授课工具和丰富易用的教案、课件、题库等资源。支持教师基于大数据分析,课前根据学情数据及预习情况,确定授课重点与教学方向;课中根据平台与教学过程性数据,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方案;课后通过作业练习及辅导,跟踪反馈教学效果。

  3.提高教育治理效能。为各级教育部门提供区域内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基础信息,协助归集问题、优化管理和调配资源。为学校提供学生学业水平、教师专业发展等数据,协助校长查找短板弱项、优化校内资源利用。为家长提供学生学习及成长发展数据,服务家校沟通、居家辅导。

  4.提供监测数据支撑。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对象数据库,配置监测指标,承载学业质量监测系统运行,保障英语教学与口语测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顺利实施,确保监测工作客观、准确和便捷。

  三、运行模式

  按照政府支持、企业建设、市场运作的模式,组建河南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负责开发产品和组织资源,承担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运行。

  1.平台建设。由省属国有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互联网+教育”领域优秀企业,协同组建发展公司,选聘高水平管理团队。通过相应投融资渠道,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底座和用户体系,开发应用软件和服务工具,构建智慧教育平台。

  2.资源组织。采取研发与引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依托高等学校建立课程中心、评价中心、认知中心,负责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中小学课标、教材,构建内在关联的高质量知识图谱;会同游戏制作团队、资源制作团队协同研发“专精新”特色资源。同时,规模化引入第三方优质资源,形成数字资源“超市”。

  3.平台运行。根据区域、学校、学生和家长需求,开发以学科辅导和课后延时服务为核心场景,以学科竞赛和教师培训为特色场景的产品,面向区域、学校和用户提供服务。让更多的用户,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数字资源供给侧改革,培育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

  四、实施步骤

  1.2023年6月前。组建发展公司,成立课程中心、评价中心等,出台资源审查机制,基本完成平台主体建设,实现平台上线运行。

  2.2023年底前。遴选不少于20个县区、1000所学校开展试点应用,组织应用培训,形成初期规模效应。

  3.2024年底前。平台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配套支持政策和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发展公司、课程中心的运行模式基本成熟,用户范围基本实现全省覆盖,品牌效应凸显,全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水平力争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五、支持措施

  省内中小学和教育管理部门,优先使用全省统一建设的智慧教育平台。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3/01-31/26817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