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大渡河第一城,地处藏羌彝民族大走廊核心地区。近年来,为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丹巴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结对帮扶网络,通过“县城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核心,农村微型幼儿园为补充”的发展路径,让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从落后到改变——农村幼儿园也有环创区角设计
丹巴县东谷河畔的水子幼儿园里,小班幼儿扎西彭措将自己和父母共同完成的“寻找生活中的水”调查表贴到走廊墙面的一个专栏,墙面一头贴着“水之趣”几个剪纸大字。这所乡镇幼儿园以水文化为特色,大中小3个班各占一层教学楼,每一层各有主题:一楼小班为“水之趣”、二楼中班为“水之谜”、三楼大班为“水之源”。各年级围绕各自主题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园本课程与活动。
“这样按年级分主题循序渐进深化环境创设与教学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和各方好评,这完全得益于章谷镇第二幼儿园老师的指导。”水子幼儿园负责人徐方琼介绍,水子幼儿园于2014年建园,该园以水文化为核心创建园所文化,但只是简单做了一些与水相关的环境创设,流于浅表形式。“过去农村幼儿园哪有文化创建的概念?”徐方琼说,近年来,丹巴县提出在嘉绒文化统揽下打造“一校一品”,但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文化创建以及区角、环创等方面正是弱点所在。
2021年4月,丹巴县章谷镇第二幼儿园(以下简称“章谷二幼”)骨干教师格绒占玛来到水子幼儿园,该园老师向她提出了文化建设中的困惑。格绒占玛通过“精准把脉”,为水子幼儿园搭建起“分层主题”的水文化框架,水子幼儿园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充实,形成了如今的特色园所文化。
章谷镇是丹巴县城所在地,章谷二幼是丹巴县3所城区幼儿园之一。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短板,丹巴县于2019年开始实施幼儿园结对帮扶指导,3所城区幼儿园与1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结对,1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与辖区内的20个学前教学点结对,在园务管理、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形成“县-乡-村”三级结对帮扶体系。
“以前,我们农村幼儿园基本没有区角的概念,各班就像小学一样在教室里坐着上课。”丹巴县东谷镇幼儿园负责人黄靖感叹曾经农村幼儿园理念的滞后。“教室都很大,但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在章谷二幼的指导下,如今,东谷幼儿园每间教室里都有动静分离、功能各异、丰富多彩的区角。
“以前,区角建设没有让幼儿动手参与,通过章谷二幼老师的指导以及到章谷二幼跟岗学习,我们认识到环境创设以及区角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如今,我们的区角设计与建设中处处能看到幼儿的身影。”东谷幼儿园中班教师郎太说。
“高大上的理论很多,我们都会背了;专家讲座我们自己也能在网上学习。但我们最需要的,就是章谷二幼这样的针对性诊断、指导与培训。”郎太感触颇深。
从责任到情怀——结对园携手共进同成长
自从三级结对帮扶开展以来,章谷二幼园长甲美每学期都要亲自带队到5所结对幼儿园开展诊断与指导,个别问题较多的结对园会去两三次。
2019年3月,甲美带队第一次开展入园诊断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在一个月后的“回头看”中,她和老师们发现,4所结对园已有明显改观,但革什扎镇幼儿园却问题依旧。于是,章谷二幼安排老师进驻革什扎镇幼儿园蹲点观察,最终发现这所幼儿园的症结出在管理上。
甲美再次带队来到革什扎镇幼儿园进行针对性指导。革什扎镇幼儿园所属杨柳坪双语寄宿制小学,其校长杨宁回忆,甲美讲解了3个小时,他记下了7页的笔记。此后,杨宁专门到章谷二幼观摩学习,安排保教人员进行跟岗学习,在较短时间实现了保教质量的显著提升。
作为四川省李佳名园长鼎兴工作室成员,甲美总是利用尽可能多的渠道和机会,将各方面幼教资源分享到各结对园。章谷二幼为每一所结对园安排了专门的帮扶负责人。由于较强的业务能力,格绒占玛成为水子、东谷两所结对幼儿园的帮扶负责人。在她的组织下,两所幼儿园有了规范的教研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结对帮扶工作给3所城区“龙头园”增添了不小的负担与压力,但几年来,3所“龙头园”的园长和老师一直倾力付出。“现在大家就是一个团队,不分彼此。”甲美坦言,最初的动力一定程度上来自“捆绑考核”,但在工作过程中,情感上的联结愈发显现,“责任逐渐变成了情怀”。
“作为老师,在二幼只是对班上30个孩子负责,体现的是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当我们能把资源和经验扩散出去,帮助到更多老师和孩子,会更有成就感。”格绒占玛向记者展示桌上的一幅画,那是水子幼儿园的小朋友为她画的,她说这是自己收到最好的礼物。
相关附件>>
下一篇:巴州区:托起贫困学子的求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