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始终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全区1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实现了全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自治区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高位统筹推进。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建立了广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2013年起,连续多年召开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
2019年,自治区召开全区教育大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自治区政府与各设区市政府签订教育发展责任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全区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办法和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点。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扎实有序推进“双减”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将各地落实“双减”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连续两年将“双减”工作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二是减轻作业负担,优化课后服务。印发“五项管理”、考试管理文件,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遴选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秀作业设计100项、义务教育考试管理试点校100所,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9项指标全部达到100%。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与管理政策,遴选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特色校100所,聘请退休教师、能工巧匠等3345人参与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各项指标完成进度位居全国前列。课后服务应开尽开,惠及中小学生239万名,有效缓解家长“接送难、看护难”问题。三是全面从严治理,规范校外培训。出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标准等配套文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96%。抓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工作,1500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监管。全国率先上线“双减随手拍”便捷投诉举报平台,完成核查群众举报线索23期共1508条,线索办结率达到100%,责令停止违规学科类培训行为42起。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比例达到100%、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纳入银行监管比例实现动态100%,教育部反馈广西的“爆雷”“冒烟”机构、投诉举报线索均实现动态清零,超九成家长对“双减”各项措施及成效表示满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认真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推动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全覆盖”。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发实施《壮美广西》《红色广西》等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建100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156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100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投入5880万元,建设23所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二是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先后出台《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广西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体育教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改革和评价,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大力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重点建设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含幼儿园)945所、试点县(区)4个、改革试验区2个。不断完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坚持将初中升高中的毕业考试体育科目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从2017年起,全区统一将体育中考分数提至60分。2021年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94.87%,优良率34.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进美育教育“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核心素养+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改革和评价。持续推进高雅艺术、戏曲和文艺进校园活动,实现14个设区市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开展超过1200场。
四是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全区建成3个国家级实验区、30个自治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所自治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规范研学旅行管理,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依托我区107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85个自治区级以上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129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组成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
2022年5月19日,扶绥县民族小学师生在大课间跳舞蹈操《壮美绣鼓》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落实城乡统一公用经费标准。2016年春季起,全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普通小学由每生每年600元提高到2020年的650元,普通初中由每生每年800元提高到2020年的850元。二是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从农村扩展至城市地区,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统一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免费发放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地方教材。三是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共筹措义务教育经费6124亿元,年均增长达8.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5846亿元,年均增长达9.4%;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支出从2012年的4863元上升到2021年的8812元;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支出从2012年的6361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6元。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深入开展广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系统部署我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二是强化示范引领。遴选建设10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和10个自治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每年安排500万元支持示范区先行先试。评选出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69项,其中22项成果被评为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7名。遴选106项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在全区进行重点推广应用,示范带动全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三是加强专业技术支撑。成立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组织成立首届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52个专委会,遴选聘任894名专家委员,建立新型教学指导工作机制。
2022年5月18日,柳州市举办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图为景行小学教师参加小学英语学科现场课决赛现场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深入实施“全面改薄”“薄改与能力提升工作”等重大教育工程,重点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全面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持续推进城镇学校扩容改造。统筹投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专项资金691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79073所次,建设项目56433个,建设校舍面积358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约128万个。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中小学(含教学点)宽带网络接入率、多媒体教室的学校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全面改薄20条底线”要求,基本消除“大班额”“大通铺”问题。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水平
2022年9月6日,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召开全区教师工作会议,表彰2022年广西教学名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图为受表彰教师代表合影
一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2020年全区新增加5.75万个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控制数,2021年建立6万个“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通过特岗计划、公开招聘等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补充特岗教师6万余名,培养定向师范生2.8万余名,每年选派5000余名城镇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走教。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优质教师均衡配置。二是强化待遇保障与激励机制。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实现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尤其是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稳步推进,惠及28万名乡村教师。2018年以来,统筹6.92亿元建设一批周转宿舍,解决1.15万余名乡村教师的住宿问题。三是提升师德素养和专业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依托“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完成教师两轮360学时的全员培训。
促进教育公平
努力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狠抓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上学路上“一个不落”。建立健全“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加强行政和司法督促复学,将控辍保学台账建立到县、乡、村,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除身体状况不具备学习条件外,全部接受义务教育。2020年6月17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实现动态清零。
二是加强关爱教育,确保特殊群体“有学上”。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读。截至2022年秋季学期,全区共保障68.6万名适龄学生在流入地就读,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94%。建立留守儿童数据库,定期排查更新留守儿童数据信息,切实做好60余万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上学“一人一案”机制,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截至2022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9%。
三是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好学”。2019年,将非寄宿的建档立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177.48亿元,补助学生1795.84万人次,建档立卡脱贫户适龄儿童少年补助率达100%。在60个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累计下达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40.87亿元,惠及学生1963.92万人次。
2022年10月12日,融水苗族自治县丹江中学学生正在享受营养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西教育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政府主责、强化统筹,持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南宁市六里路小学
百色市右江区汪甸民族中心小学
(本版文图均由自治区教育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