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环保职院根据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需求,将《美育(艺术修养与生态环境素养》作为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将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成学生们的主流价值观,将生态环境素养纳入《美育》课程教学体系中。近日,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文明教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实践内容和创新素质养成,将课堂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到具体行动层面,在实践中让学生“爱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美育乐在激发,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爱起来”
“感受美,才能欣赏美。把课堂转到教室外,让我们亲近自然,置身自然,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令人惊叹的审美造化,还能激起我的专业创作灵感。”环境艺术专业的周同学说道。
在“感知自然美”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们来到户外,利用创新性教学方法,让学生调动“五感”去观察校园植物,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到《感知自然观察单》。他们通过深度观察、“五感”综合感知,对校园里熟悉的花草树木有了全新的认识,这让学生们在“干起来”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生态之美的知识和学会运用“五感”观察自然的方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保护生物多样性、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
美育贵在践行,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动起来”
实践是培养学生生态环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让学生更好感知大自然,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文明教研团队优化实践内容,以“我身边的植物朋友”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太精美了,看到这些作品,这次美育课程实践作品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园林设计专业的李同学说。本着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宗旨,教研团队的老师们决定让学生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美育课程实践作品展。通过投票从学生实践课程作品中,遴选出100多幅优秀作品在校园学海路进行展览,主要分为四个板块的成品展示区域:自然手工展示区、植物生长观察展示区、自然滴胶制品展示区、生态绘画展示区。实践成果展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更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自然的魅力,培养出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美育实在创新,丰富课程体系让学生“活起来”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长沙环保职院通过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实施生态环境素养美育课程、组织社团活动等举措,凝练学校美育特色,打造美誉品牌。学校根据实施意见将美育纳入人才养方案,落实2学分要求,开足上好美育课程的同时,不断拓宽课程领域,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将生态环境素将纳入美育课程体系,成立“读者协会”“风雅书画协会”“福风曲艺社”等学生社团,举办“春日社团游园会”“以墨会友”等校园活动,通过创新的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此外,学校加强资源内外统筹,构建学校与社会美育实施体系,坚持校内主阵地与校外实践活动相互协同,组织“樱花之约--我们相约在花海中”“漫步山水间”等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美术馆、博物馆、植物园、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丰厚资源,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加强学校美育与区域人文的有效链接,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佳娉 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