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思想底线。聘请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等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校外导师和专职民族工作驻管教师,建立校地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在团员和青年中开展主题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专题学习、培训4期,举办民族学生读书分享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6场,参与师生超1000人次,引导师生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坚持思政育人,拓展教育路径。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把“五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扣好入学第一颗纽扣。开展系列活动,对全校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设立民族学生党团员示范岗,建立少数民族学生评奖评优倾斜机制,引领带动全体少数民族学生共同成长。
坚持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组织民族学生学习扎染、剪纸、彩灯等工艺,组建民族学生乐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年系列活动,带动学生体验各民族特色文化。构建“阳光成长”心理健康辅导体系,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团体辅导、素质拓展全覆盖。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日等活动20余场,参与师生3000余人次,积极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不断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坚持交流交融,增进情感认同。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选拔优秀大学生对“9+3”学生进行全程递进式学业帮扶,实现了学业层面的互帮互助和教学相长。依托校民族社,举办民族文化小课堂,促进各族学生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开辟实习和就业岗位87个,积极开放科研和公共卫生岗位,为学生实习就业牵线搭桥,鼓励民族学生就业创业,振奋各族学生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