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构建“332”模式 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构建“332”模式 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23-12-02 12:19:40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2021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团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为学校持续深化内涵建设,推动“三教”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自开展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团队以“队伍建设三提升,能力建设三赋能,共同体建设两打造”的“332”模式为主线,以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为关键维度,创新驱动,高水准高质量推进,探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新范式。

  

  精技·提升

  

  实施头雁工程,提升专业带头人能力。学校设立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专家工作室,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足额支持。通过工作室的建设,培养出一批中、青年高技能人才骨干,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型教学科研团队,为技术服务、教学改革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制定领军人物和专业带头人遴选和培养计划,采取交流学习、企业研修、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等措施,引领教学创新团队发展。支持专业带头人深度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研发,领衔开展国家级教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提升业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团队专业带头人已建成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平台1个,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

  

  实施新秀工程,提升骨干教师能力。优选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和教学骨干,通过提升培训、出国访学、企业实践、技术研发等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为团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储备。着重以教学能力比赛、创新创业大赛、学生技能大赛为抓手,磨砺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团队已培养河南省学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2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实施青蓝工程,提升青年教师能力。选派师德师风好、教育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高级职称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与结对青年教师签订《教师拜师收徒活动工作台账》,有力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选拔具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参与学院科技服务团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目前,已培养出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骨干教师4人。

  

  淬炼·赋能

  

  强化双师素质,赋能专业教学。依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科研平台、产业学院、师企业实践流动工作站,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安排团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保证每年 20%的专任教师轮流进入企业一线顶岗实践,学习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促进关键技能改进与创新,提升教师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制度化安排专任教师入企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职工培训。目前,团队双师素质比例已达92%。

  

  突出项目带动,赋能科研创新。通过引、聘、育相结合的手段,带动一大批教授、博士、高工、青年骨干教师等拔尖人才参与科研项目,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聚焦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与地方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中优势力量进行科研攻关,联合实施成果转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各类研发项目8项、新技术推广7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

  

  聚焦产业发展,赋能技术服务。深度对接现代农机、汽车传动轴、现代电气装备等许昌优势产业,依托河南省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许昌市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广泛开展技术攻关与研发,参与研发的“井窖式移栽机”等项目填补了国家技术空白,多种产品在全国推广使用,每年为河南省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05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3.31亿元,平均每年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150人次、技术服务到账600余万元。

  

  协同·打造

  

  协同推进教学改革,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团队成员合作开发“产、学、研、赛、证、创、培”七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课程,构建了“基础平台+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模块化课程”的“一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开发了29门模块化课程和10门综合性模块化课程;将“1+X”证书标准融入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完成课证融通课程16门。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联动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专业资源库,3门课程认定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课程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资源库认定为省级教学资源库。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省级规划教材5部,获得国家首届教材二等奖1项。团队成员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世界级优胜奖1项,国家级奖励2项;参与教学能力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赛项获国家级奖励22项,省级奖励56项。

  

  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着力推进产教资源高质量整合和深度融合,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做强校企合作载体,打造校企共建共享共赢平台。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联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传动轴行业龙头企业”——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化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实施“双元四驱”全程跟踪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新样板。合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区域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共建技术领先、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共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产业学院为载体,与许继电气、森源电气等企业合作联合打造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实际与真实岗位紧密对接,校企共建的现代电气装备实训基地入选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协同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聘请吸引企业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到校兼职任教,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产学研合作研究,有效地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3/12-01/28580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