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和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突出就业育人“四度”,多维合力,强化使命担当,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提升高度,把牢就业育人方向性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专门成立学校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各学院也均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了学校领导协调推动、职能部门协同联动、二级学院实施发动的工作格局。制定学校就业工作实施办法、考核办法,将航空航天领域就业率作为考核二级学院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切实强化制度牵引和激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结合自身经历、行业发展、国家需求为学生讲党课、思政课,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倡导树立空天报国的价值理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通过举办系列“我和校长面对面”、毕业生就业座谈会等活动,弘扬“胸怀理想抱负,矢志至诚报国”精神,着力强化服务国家航空航天领域战略发展需求的思政导向,近年来到航空航天领域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
二、拓宽广度,突出就业育人全程性
学校以就业育人为宗旨,贯通生涯规划期、生涯积累期、决策行动期、反馈评价期等四个时期,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育人全程性。
伴随大学录取通知书向新生布置“生涯先导课”,启蒙新生主动思考职业生涯准备;新生报到时段发放宣传手册,深入学院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宣传;新生入学教育专门设置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引导新生做好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二、三年级学生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发展分类及就业能力指导。学校专门组建了校外职业指导专家库,邀请专家进校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学校注重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树立“就业课程”与“课程就业”并重,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互补的理念,实现课程教学、生涯辅导、讲座报告以及个性化职业咨询的有机融合。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在河南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以成绩第一荣获省级金奖。学校针对毕业年级重点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与精准服务,每月召开毕业年级就业推进会,在经费支持、求职技巧、就业心理、求职信息等各方面加大对重点群体毕业生的指导和服务力度。
三、挖掘深度,强化就业育人联动性
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制定发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专)科招生计划分配管理办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专业办学状态监测评价办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将多个学科的就业情况、学生职业发展意愿和学院专业规划相结合,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对近两年就业率和报考率相对较低的专业缩减招生计划。
聚焦国家战略发展,围绕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目标,近三年先后新增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航空航天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多个行业急需的新本科专业。
完善专业人才预警预测机制,主动对接高考综合改革,建设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数据挖掘系统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专业人才分析预测系统,提前预知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
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入第三方开展就业质量跟踪专业化评估,为人才培养各环节提供反馈信息,为学校人才培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增强效度,彰显就业育人引领性
学校深入探寻就业育人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举办“航空动力高峰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学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刘大响作题为“促进我国低空经济大发展——对通航和应急救援的再思考和建议”专题报告。紧扣就业育人关键节点,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以《中国的大飞机工程》为题,为2023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定期举办“航空航天科学大讲堂”,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作题为《中国火箭与航天》的学术报告,邀请航空专家、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崔颢教授作题为《空空导弹发展及作战演变》的学术报告。
召开“最美大学生”励志成长优秀事迹学习座谈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广大同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2021年至今,学校“智创未来”无人机创新团队成员田博韬、“灵眸燕鸥”无人机项目负责人彭丽凡2人连续荣获“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类项目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奖项。在2023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中,学校学子荣获单项冠军1项、亚军1项和季军1项。近三年来,已有千人以上应届毕业生签约至航空航天领域用人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