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信阳师范大学:分类指导 精准施策 下好就业民生棋

信阳师范大学:分类指导 精准施策 下好就业民生棋

发布时间:2024-03-16 14:35:40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信阳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就业是最大民生的工作理念,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就业,从促发展的角度抓就业,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完善多级联动就业工作机制,全面掌握毕业生求职意向,开展精准就业分类指导,不断提升就业指导工作层次水平,牢牢稳住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一、以学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分层次专业化就业指导

  

  学校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岗位需求,在扎实做好学科专业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师范类高校特色,按照师范类、应用技术类和艺体传媒类专业特点,开展分层分类别指导。

  

  着力提高师范类专业学生师范技能和人文素养。以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模拟课、观摩课、技能竞赛和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等从业资格证,瞄准社会急需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领域就业。

  

  着力培养应用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同步提升。鼓励学生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就业创业。

  

  着力提高艺体传媒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夯实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技能,提升通识文化素养,合理选择从业岗位,调整就业心理预期,积极到新媒体、康养休闲、文创设计等新领域、新业态的行业中就业。

  

  二、以个体需求为导向,实施多类别个性化就业指导

  

  利用职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发展规划理 念,以学院为依托为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档案,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进行精准分类,开展个性化指导。

  

  对拟升学和出国深造的学生,引导其加强自我认识,合理调整期望值,为其搭建学业导师、青年博士、往届校友、优秀朋辈间的“传、帮、带”桥梁,在升学备考、面试技巧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

  

  对有意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学生,加强“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政策宣传,发挥先进典型和往届毕业生成功案例的榜样力量,鼓励其到基层、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对有意选择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指导他们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学校合作企业、用人单位信息库和招聘平台等资源,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招聘会,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

  

  对就业遇挫的学生进行抗挫教育,特别是对于升学失利和求职失败的学生,密切关注其心理动态,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及时疏解焦虑情绪。

  

  三、以能力提升为抓手,实施多方位全程化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以提升就业能力为抓手,分年级、有侧重地开展入学教育、职业生涯指导和职业素养提升等全方位全程化就业指导。

  

  对于刚入学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做好入校适应性训练,进行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提前做好职业定位。

  

  对于大二学生,侧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夯实专业基础,完善职业技能,增强胜任社会职业的能力。

  

  对于大三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社会需求和个人特点,重点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向和分类指导。积极开拓实践实习渠道,为学生提供充分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准备硕士研究生升学、公务员和各类从业资格等考试,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对于大四学生,重点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人才市场平台的联系,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全覆盖作用,组织开展对口专业专场招聘活动,增强校园招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就业新渠道。

  

  四、以就业帮扶为依托,实施全覆盖精准化就业指导

  

  学校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多年来,毕业生中农村学生多、困难学生多、女性学生多的“三多”现象仍未缓解。为此,学校着力构建了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机制,通过调查摸底、信息比对和数据共享,制定了特殊群体学生专门台账、实现“一对一”就业帮扶和精准化指导服务。

  

  依托国家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利用“宏志助航计划”培训项目,对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残疾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进行指导帮扶,帮助他们渡过就业能力难关。

  

  对于经济困难毕业生,及时发放生活困难补助和求职创业补贴,帮助他们渡过求职期经济难关。

  

  对信心不足、心理困惑和择业失利的学生,依托校院两级心理工坊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帮助他们渡过心理调适难关。

  

  对因政策性失业或企业裁员造成暂时失业学生,摸清原因、了解实情,积极开展二次再就业的帮扶,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期难关。

  

  对于暂未就业或者没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建立台账,查明原因,帮助他们及早就业。实施就业分类指导、开展精准化就业帮扶,为学校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信阳师范大学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4/03-13/29612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