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黄淮学院:坚持“五个着力” 构筑创新创业高地

黄淮学院:坚持“五个着力” 构筑创新创业高地

发布时间:2024-04-03 04:18:40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黄淮学院抢抓“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机遇,积极服务省、市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坚持“五个着力”,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构筑大学生创新创业高地,致力打造具有黄淮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学校获得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被授予“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着力夯实创新创业教育条件保障。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划拨5000平方米教学和办公场所,配备专兼职教学和管理人员,全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教育教学服务。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聚焦专业、聚焦学业、聚焦创业”,积极构建“五个融入”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目标、融入通识教育过程、融入专业教育过程、融入课外实践活动、融入学生发展评价,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学校搭台、企业入驻、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模式,校企共同打造集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孵化基地。以“黄淮众创空间”为引领、学院“微创空间”为主体,着力搭建综合性与专业化相结合的“1+N”创客空间集群,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生态。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形成辐射全校、涵盖多个专业的综合性“众创空间”,设有Fab—Lab实验室、机器人创客空间、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VR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城市技术中心、ERP技术中心、卓匠书社、融园众创咖啡、动画制作中心等一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各二级学院分别成立梦工场、炫光数字动画、BIM技术研究中心、圆梦坊—暴风文化创意中心等35个小型创客空间。

  

  着力健全完善“以赛促学”激励机制。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健全完善月赛、学期赛和学年赛等常态化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机制,邀请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负责人、知名行业企业专家和相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作为专家评委进行评审、点评与指导,参赛项目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涵盖现代农业、制造业、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在全校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大学生微创业行动等品牌竞赛活动,并承办2023年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

  

  着力推动创新项目转化为创业项目。择优选取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参加校级、省部级和国家级的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一些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已经脱离学校孵化走向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孵化企业小卒动漫、易创网络科技、来村网、一橙网络科技、运迪科技等5家公司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新四板挂牌展示,易创网络科技、运迪科技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企业“雨小姐”奶茶项目,打造时尚冲调饮品代餐品牌,实现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有力带动当地食品产业发展。

  

  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的师生团队。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培养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团队、服务“中国药谷”建设创新团队、服务新能源产业创新团队、服务城市智慧照明创新团队、服务“国际农都”创新团队和软件开发创新团队等6个成绩显著的师生团队。其中,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团队围绕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先后完成AAA级文化旅游景区驻马店市新蔡县水韵天街项目设计,设计改造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驻马店市驿城区蚁峰镇、鲁湾村,驻马店市确山县中山店村、遂平县红石崖村等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服务新能源产业创新团队聚焦“锂电池隔膜、新型电池隔膜制备技术、硅基高效纳米太阳能高效转换和安全储存”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校企共建新能源与网联汽车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河南省新工科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和横向经费1000余万元。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示范校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黄淮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4/04-02/29728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