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三教三力”为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三教三力”为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发布时间:2024-04-03 05:51:29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校文化特色,通过幸福教育、关心教育、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内驱力、共情力、钝感力,构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新生态,为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一、以幸福教育提升学生内驱力

  

  学校将“幸福教育”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全过程。用体育磨炼意志,用文化滋养心灵,用劳动播种希望,用美育丰富生活,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提升学生内驱力。

  

  文体活动增强幸福感。学校充分利用游泳馆、健身步道、“学习穆青、增强‘四力’”展览、中国新诗版本馆、“当代文学盛典”等文体资源,通过阳光校园跑、校园健身操舞、“学穆青讲穆青 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践行者”、“春天里的一首诗”诗歌朗诵会、“书香科传 当代春暖”当代文学主题读书月等活动,建立学校文体品牌活动群,让学生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提高文化素养,以强烈的幸福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劳动教育锻造幸福力。学校采用集中与分散劳动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将校园劳动、家庭劳动纳入课程中;学校举办了烹饪、整理归纳、种植养殖、医疗卫生等生活专项能力培训,进行劳动技能大赛,让学生能够淬炼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方法,品尝到劳动果实的甜蜜。

  

  美育浸润滋养幸福心。学校推行“美育浸润”工程,开设书法欣赏、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舞蹈欣赏等公共艺术选修课,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举办书法展、艺术设计展、微电影展、广告展、剪纸手工展、汉服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艺术特长的舞台;学校特邀河南民族乐团,举办“经典名曲”专场音乐会;特邀开封市文化馆开展“先进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学生通过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滋养心灵、塑造人格。

  

  二、以关心教育提升学生共情力

  

  学校引入教育思想家内尔·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强调学校与师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关心关系。从制度建设、心理教育、社会服务三方面引导学生懂得关心、学会关心、给予关心,从而提升学生共情力。

  

  制度建设保障关心。学校制定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联系辅导员制度、二级学院导师制度、辅导员辨识度考评制度、辅导员达标考核制度、就业指导考评制度等。要求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了解联系班级学生情况,帮他们排忧解难;任课教师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辅导员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特色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烂熟于心。针对重点学生人群,党委学生工作部建立健全“滚动式”精准排查、“精细化”服务管理、“全过程”疏导稳控等机制,保障“数据清、情况明”。

  

  心理教育学会关心。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原生家庭心理学、爱情心理学等选修课,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学知识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剧本杀、人际财富、心有千千结等团体心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关心,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社会服务给予关心。学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参与社会服务。医学院学生到社区、乡村进行医学知识普及,为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进行身体健康服务;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学生为乡村画壁画;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为乡村小学上科学实践课……通过社会服务,学生在给予关心的过程中理解关心的意义,感受关心的快乐。

  

  三、以挫折教育提升学生钝感力

  

  学校将挫折教育列入重点工作清单。通过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和心理建设,帮助学生提升钝感力。

  

  团队建设织密“育人网”。学校建立由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心理委员、寝室长组成的挫折教育团队。以班会、谈心谈话、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帮助学生在遇挫前、遇挫中、遇挫后能及时得到抚慰和鼓励。

  

  课程建设筑牢“主渠道”。学校建立挫折教育主题系列课程,涵盖游泳必修课、心肺复苏课、文学与人生、积极心理学、电影与生活等校本课程。学生在课程中深化对挫折的认识,习得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心理建设培养“坚韧性”。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并实时更新心理档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天候心理咨询服务。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交往困难、抗压困难的“四难”学生进行重点心理辅导。在入学、期末考试、考研、毕业等重点时间通过心理讲座、心理活动、心理沙龙等形式进行心理抗压指导。融媒体中心推出“我身边的榜样”系列报道,激励学生在榜样的故事中汲取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4/04-02/29728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