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间茶园采茶制茶,在手工作坊制作玫瑰醋,在竹编工作室体验非遗工艺,在乡村体验石磨研磨豆浆……劳动节前夕,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在研学游中,嵌入了丰富多样的劳动活动,践行“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
“劳动不仅是动手劳作,更是思想感情的教育,教会学生尊重、热爱劳动成果也是劳动教育。从思想教育到劳动实践,都应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方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合肥市南门小学校长费广海说,该校注重创新形式、细化举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力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据介绍,合肥市南门小学在不同年级设置了不同教育主题。一二年级为“我是自己的小主人”,注重自我服务劳动,如独立整理书包、系红领巾,在班级学会养护植物,在家庭学会分拣蔬菜等简单家务。三四年级为“我是学校的小能手”,侧重为家庭和班级做劳动服务,如学会独立打扫班级卫生,学会做一道菜。五六年级为“我是社会的小帮手”,开始“走出去”如帮助社区居民垃圾分类,进行职业初体验等。
在合肥市南门小学副校长罗明霞看来,该校劳动教育贯穿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中,不仅有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相应活动,除夕时参与打扫卫生、做年夜饭,也成为该校寒假作业的固定项目。该校还探索将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组织“六一”文化庙会让学生们将劳动成果在校园中义卖、互换,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在假期开展志愿者服务——“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不能把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农耕教育。”费广海认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应当跳出这一认知误区,重视劳动教育并不是要回到农耕时代,而是应当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尊重劳动成果,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由父母做好榜样示范,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更多社会机构参与建设劳动基地,“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不久前,合肥市瑶海区消防救援大队的田国涛,带着干粉灭火器走进合肥市南门小学二(1)班,让学生们动手学习了怎样打开灭火器,下课后被学生们团团围住要签名,还让有的学生立志“长大要当消防员”。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我们的劳动教育师资扩大了许多。”该班班主任宁静认为,该校劳动教育主张打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围墙”,有效结合社会资源,营造协同育人氛围,形成了劳动教育新共同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宁静将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探索“语文+劳动”课程,结合教材资源进行劳动价值观的融合,如学习《养蚕》诗作时,在班级发起“养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养蚕、观察的过程中,激发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感悟动手实践带来的快乐。
合肥市南门小学二(13)班班主任陈皓表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是相互交融的。一方面让劳动教育成为课程的延伸,往往能激发学生将学习与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综合的实践学科,劳动教育与多学科课程的融合,又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她举例说,他们“青葵班”在养蚕这一实践活动中,就延伸出了语文课程中的观察日记写作,科学课上可以给学生普及养蚕知识等。
“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合肥市南门小学教务处副主任李璐说,该校在传统节日中探索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在传统节日来临时普及该节日的文化知识,动手做元宵、青团、粽子等有传统文化符号的食物,“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文化与劳动的独特魅力。”(周畅、水金辰)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