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教育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高等教育 > 河南工学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深化思政教育实效

河南工学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深化思政教育实效

发布时间:2024-07-17 23:00:22作者:佚名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河南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资源,积极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通过实施“馆课结合”教学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融合多种资源等方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构建“馆课结合”教学模式,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学校建设了7个实体红色展馆和24个虚拟红色展馆,建成了校内与校外、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立体式思政课教学平台。在红色展馆内,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统一,聚焦大学生的“五感”:引发新奇感、创设仪式感、获得成就感、提升认同感、增强使命感,解决了思政课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五大问题:教学理念新,注重“知行合一”,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难的问题;教学内容新,注重“馆课合一”,解决红色展馆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低的问题;教学形式新,注重“沉浸体验”,解决传统教学与大学生特质不适应问题;评价方式新,通过多维度、多形式、多主体的考核方式,解决传统评价方式单一化的问题;教学覆盖面广,实现学生、课程全覆盖,解决传统参观展馆覆盖面低的问题,让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让学生在理论初识—情感体验—理论思考—认识提升—使命增强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动自觉相统一。

  

  二、强化实践教学,讲深讲透讲活大思政课

  

  为打破教室边界,拓展教学空间,河南工学院思政课以实践教学为抓手,通过“理想与信念”演讲比赛、红色经典咏传诵等活动,丰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

  

  “理想与信念”主题演讲比赛自2001年起纳入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每年围绕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时代担当等主题,定期举办演讲比赛,大一学生全部参与。通过比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思想的碰撞与升华。23年来,一届届学生在理性思考和激扬文字中谈人生、话理想、讲信念、辨是非、明真理,不断端正思想、净化心灵、转化行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红色经典咏传诵”活动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已连续举办7届,旨在鼓励学生以话剧、朗诵、音乐剧等形式对红色经典进行创造性改编和演绎,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情怀和伟大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既传承红色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更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三、坚持引育并举,锻造敢为有为思政课教师队伍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为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坚持引育并举,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强化专业培训,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包括理论学习、教学方法、实践技能等多个方面,并鼓励教师参加省内外高级别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学校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教学奖励、科研成果奖励、职称晋升优先等措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行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负责人制度,鼓励教师团队合作,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融合多方资源,让思政课变得鲜活生动

  

  为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河南工学院积极融合多种资源到思政课中。充分利用新乡市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如新乡市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平原博物馆、新乡市烈士陵园等,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就近就便学习考察。通过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增强爱党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实施项目式与体验式学习。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理论的力量。通过项目式学习,如社区调研、政策研究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宽渠道。依托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创建了思政课微信公众号“河工思修课”和“青春梦正当年”等,通过图文、视频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拓展教学内容,增强师生互动。同时有效突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空限制,提升了思政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河南工学院 供稿)

  


原文链接:http://jyt.henan.gov.cn/2024/07-16/30228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教育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教育法治网 jy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