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元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苏锡常都市圈,一直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培育“智能制造”能工巧匠,助力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岗课融通”,强化产教融合深度和校企合作水平
学校以创新校企命运共同体管理机制为基础,构建了以产教融合共享平台、实体化产教融合联盟、跨学校联合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型实践基地为载体平台的“校地合作,院企融合”多元共同体联合办学模式,实行“一院一产业、一专一学徒、一师一企业”,以项目化管理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构建常态化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层面和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二级学院联合大院大所和行业协会,与西门子、ABB、三菱、汇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紧密合作,把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将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渗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恒立液压、星宇车灯、亨通光电等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高水平生产性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和产业学院,共同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课程体系,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重构课堂教学生态,真正实现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相融通。通过岗位锻炼、专家教学、师徒传授等多形式的人才培养环节,按照“需求互补、优势共享、资源共用、要素互融、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实习就业、国际合作、科技服务和社会培训等七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构建以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学生与学徒双身份、教师与师傅双教学、学校与企业双评价为主要特征,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校企双元“模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校企育人无缝衔接,学习就业无缝衔接,让学生不断成长为德技双优、具有创新精神、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复合型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助力苏锡常都市圈先进制造业人才供给侧教育改革。
“课赛融通”,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综合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工作,充分发挥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构建了“校-省-国家”三级大赛体系。精心研究省赛、国赛赛项内容,将技能大赛中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课程标准,使技能大赛成果惠及全体学生。将大赛训练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大赛训练方法与实践教学方法结合、大赛评价标准和教学考核标准结合、职业素养贯穿大赛训练全过程,适应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构建了集“单项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连续15年每年举办“建军杯”学生竞赛节,学生人人都可参赛,也能培育省赛、国赛选手,营造“爱劳动、学技术、重技能”的大赛氛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形成“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的大赛文化。通过大赛,部分同学直接被企业现场招录、部分同学免试专升本,更多学生通过大赛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学校建立了大赛激励机制,把师生的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学校发展有机结合,注重成果导向,聚力高水平专业建设,在此氛围中,老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今年,常工业学子凭借着高水准的专业技能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刷新了学校在此赛项获奖的历史纪录,一等奖和获奖总数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均名列第一。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一等奖1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7项,获奖成绩全国名列前茅。
“课证融通”,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高质量就业
学校积极践行“1+X”职业等级证书制度试点,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相融通,以“三融合”不断升级专业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高质量就业。一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共同点和衔接处为切入点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并按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学年、学期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解后融入,使之与专业课程教学进度无缝衔接。二是职业技能培训模块融入专业课程结构。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适度精简专业理论和知识教学课时,删减非必要的理论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腾出课时和空间,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三是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内容。及时将职业技能培训中采用的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引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使日常教学更加贴近产业生产实践。近年来,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视觉系统应用”“电子装联技术”等4个证书标准,引领“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发展;成功申报“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大数据平台运维”“无人机驾驶”等31个“1+X”试点项目,覆盖超过70%的办学专业;建有“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多轴数控加工”等22个考核站点,参加试点学生达到1240人;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国培、省培和培训评价组织举办的“X”证书师资培训,开发“课证融通”课程48门,培训资源库8个。据省招就中心数据,近两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6.32%,年终就业率达97.90%,专业对口率达85%,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1.89%。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劲松表示:学校正处于高质量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连续两年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学校将继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继续整合岗位、竞赛、证书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素养提升、能力递进式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和“1+X”技能等级证书改革,通过学分银行实现“岗课赛证”成果融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每一位常工业学子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努力成长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更好地支撑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新华日报》 2021年6月24日 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