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叙州区建国实验小学扬“双减”之帆,强“红色”之魂,通过“灵课堂”、“减作业”、“优课后”,开展“五个一”红色文化活动,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
灵动课堂:为教师减负
“课题、课堂、课程”是建国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施工系统”的载体。通过实施“321”策略(即常年有3个区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利用教育科研促进教学变革;立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致力于改革备课和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减负。
“采用大单元备课代替过去篇篇备课形式,围绕主题和要素,拟定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按‘讲、练、用、习’四个步骤,循序渐进突破单元重难点,逐步形成知识的序列化,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达到为教师减负的目的。”建国实小教师黄雪琴这样说道。
灵动作业:为学生减负
建国实小分管教学副校长杨志刚说:“为给孩子进一步减负,学校对学生作业进行优化,打造‘灵动作业超市’,供孩子们自主选择,激发孩子创意,让作业灵动起来。”
分类灵动作业。分类作业由基础性作业和进阶性作业构成,基础性作业是对每个学生保底的要求,进阶性作业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能依次递进,不搞一刀切,避免孩子机械抄写,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层灵动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作业,既有量的区别,又有难度的差异,便于每个孩子自主选择,让后进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优秀学生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分系列灵动作业。教师紧扣教材,系列设计作业,提升作业质量。各学科作业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如把科学、数学作业融合,把语文与研学旅行融合。作业活了,创意就多了,孩子们也灵动飞扬起来了。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韵学子
学校坚持把红色基因作为学校办学的底蕴和学生发展的支架,贯穿到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通过“五个一”活动,把红色教育推向高潮。
每日升降旗。“全体肃立,奏国歌,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每天朝暮时分,在响亮口令声中,全校2000余名师生和接送学生的家长,听到国歌声无论在教室里,还是操场上,即使在洗手间的学生也会立刻立正、行礼,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年级学生家长张淳说:“当我正在犹豫孩子送哪所学校读一年级时,有一天看到建国小学降旗时家长伫立、学生敬礼的壮观场面,坚定选择该校决心”。
每周一红剧。班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课本剧形式,在全校周一升旗仪式上展演。如:《坚贞不屈的韩秉炀》、《机智勇敢的王二小》等,学生在展演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每月一队课。中队通过队会讲红色故事、表扬班级好人好事等,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良好的班风。
每期一展评。学校班级每月开展一次红色文化读书展评活动,以此浸润孩子心灵,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每年一纪念。1949年11月27日,是韩秉炀烈士牺牲的日子,每年这一天,学校举行唱红歌、背红诗、演红剧,敬献花篮等纪念活动,让学生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韵添彩:让学生回归校园
社团课程多了。学校充分挖掘“红韵书香”课程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40多门丰富的社团课程,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如红韵艺术社团:唱红歌,演红剧,写红诗,绘红画、讲红故事、拓印……;红韵体育社团:排球、篮球、跳绳、武术……让每个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闪光。
阅读时间多了。学校在操场周围精心打造了三个开放式书吧,班级读书角、图书室的3万余册图书供学生阅读。这里,已成为学校最有吸引力的场所,各类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书香——浸润着孩子们成长。
实践活动多了。游红色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洗礼;去冠英古街,寻宜宾的历史痕迹;走家乡的桥,看城市的发展变迁;走进大自然,领略四季万物的变化规律,学生思想更“红”了。
据调查,建国实小在“双减”前大约65%的学生进入各类补习班和培训班,双减之后仅剩不到10%,学校门口发传单已经不见踪影。
“这学期,我的孩子在学校里不仅学了弹古筝,还学了打排球。晚上回家,作业少了很多,有时还没有,我们做父母的再也不用给孩子辅导作业了,反而还经常帮着我们做家务,让我们现在轻松多了。”建国实小的四年级家长黄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