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劳动技能,向劳动者致敬,在中草药园、躬勤农场采摘,在养正花苑、达学园里劳作……这不是世外的“桃源”,而是京口的“校园”。“五一”劳动节前后,镇江市京口区各学校进一步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探寻更为丰富的活动路径,家校社联动,营造劳动教育新生态。
劳动教育与“21天养正行动”融合。全区各中小学组织开展“每日劳动五个一”21天打卡行动,少先队员们每天叠被子(起床后整理床铺)、摆筷子(饭前协助家人做准备)、复凳子(饭后整理餐桌椅)、洗袜子(包括手帕等小物件)、收桌子(学习结束整理书桌),在持续的劳动体验中养成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融合。江滨实小、桃花坞小学等开展“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系列活动。活动分为“我是美容小卫士,整洁环境我维护”“我是养植小能手,绿色环境我营造”“我是公益小天使,志愿服务我热爱”“我是生活小播客,劳动幸福我宣传”四大版块,少先队员们从日常小事做起,在细微处行动,为建设“环境美”新江苏贡献力量。
劳动教育与红色寻访活动融合。组织少先队员代表走进市劳模工作室、来到执勤路口、深入田间地头,聆听“时代楷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苏好人”的真实故事,感受体悟劳动精神的平凡与伟大,向最美劳动者致敬。红旗小学、恒顺实小、中山路幼儿园等还通过“寻找家中劳模”“劳模岗位体验”“劳模故事分享”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立体式的德育课堂中学习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劳动教育与实践基地建设融合。全区各校因地制宜,开辟“躬勤农场”“养正花苑”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14个,与蚕研所等10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校社联动,让广大青少年在观察植物生长中形成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态度;在务农体验、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传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劳动教育与激励评价机制融合。第十中学、学府路小学、京河路幼儿园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了自我劳动、家务劳动、创意劳动三大项目,要求不同的年级的每位学生必须掌握一项劳动技能,比如自己系鞋带、戴红领巾、整理房间、做小厨神、小花匠、小管家等,并制作《劳动手册》记录劳动过程,分享劳动的快乐。举办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根据比赛中孩子的表现,结合家长的评价,表彰了一批“劳动小能手”“劳动小明星”。
上一篇:无锡:学校劳动教育精彩纷呈